補血益智龍眼的傳說

龍眼是中醫傳統的補藥,在我國又被稱為桂圓。據考證,我國是最早栽種龍眼的國家,約一千年前才傳到南亞和印度一帶。龍眼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相傳,龍眼的來歷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哪托在鬧東海之後,把東海龍王三太子打死並挖下了它的龍眼,他把這雙龍眼給了得病的窮孩子海子服用,結果海子的病奇跡般地好了,並且活了100多歲。死後,在他的墳上長出了一棵樹,上面長滿了像龍眼一樣的果實,人們吃了這種果實之後,身體變得非常強壯,所以以後家家都種這種果樹。

龍眼為滋補的良藥,能夠養血安神、補益心脾,在治療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失眠、健忘、心擇等症狀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發現龍眼具有益智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就用「甘昧益脾,能益人智」來說明龍眼的作用,《本草綱目》則說它可以「幵胃益脾,補虛長智、人們還把龍眼和荔枝、紅棗相比,認為在補血益智方面,還是龍眼略勝一籌。

清代中醫王孟英就曾經用「果中神品,老弱宜之」來形容龍眼,認為它可以提高人們的記憶力,對神經和腦組織有很高的營養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外傷,有很好的止血止痛的功效,對此,《黃氏醫抄方》和《殷紅趾傳方》中都有記載。

龍眼因其味道的甜美,還有很多吃法,一般可以分為生吃、蒸煮和泡茶三種,生吃固然簡單可口,但是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如果和其他補品一起蒸煮食用,不僅味道鮮美,還可以提高補益的效力;第三種方法就是泡茶,需要長期食用者一般採用此法。

龍眼雖然具有很高的醫藥價值,但是也不可隨意多食。因為龍眼有斂邪的作用,使邪不外達,所以溫病初期的患者不宜食用;同時因龍眼還有助濕的作用,所以,濕溫尚未化燥者不可食用。這些都是我國歷代中醫根據臨床實踐得出的寶貴經驗,需要我們在食用時多加注意。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