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識阿膠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

  ——唐·羅隱

詩詞賞析

黃河水混濁不清,是誰把熬成的阿膠漿倒入其中,把河水染成此色?作者去京都洛陽途經黃河時,曾突發此想,寫出了「莫把阿膠向此傾」的詩句來。又轉念一想,這是不可能的事,原來它的混濁出在源頭上,於是又寫出了「才出崑崙便不清」的詩句。後人認為,詩的本意是諷刺上層統治者黑暗的,用阿膠、黃河只是作為比喻罷了。看來,詩人像是吃過阿膠的,對阿膠的顏色有一定的印象。但他吃的肯定不是正牌品種,起碼不是阿膠中的上品。因為,阿膠以烏黑、光亮、透明、無腥臭味、經夏不軟者為佳,它的漿是誘人的糊而不是混濁的水,與黃河水的顏色截然有別。

健康話題

阿膠,又名傅致膠、盆覆膠、驢皮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因原產於我國山東的東阿而得名,據說與當地優質的井水有關,那些用於制膠的水井也因此有了「阿井」的稱謂。當年慈禧太后曾用它治癒經久纏身的血證,賜予了它「福」字招牌,更使它名聲大振,成為年年向皇家進獻的貢品。1915年,它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過金獎,成為中藥中影響較大的出口品。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一部電視連續劇《大宅門》轟動了全國城鄉,阿膠也又一次成為人們心目中「補藥」的亮點。除山東外,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武漢、瀋陽等地都有出產,以浙江的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阿膠的傳統藥用

阿膠的主要藥用功能是滋陰、補血、安胎,對於血虛引起的咳嗽、吐血、咳血、衄血、便血、經血過多、崩中、胎漏等都有較好的治療或保健效果。《食療本草》說它,「治一切風毒骨節痛」、《日華子本草》說它,「治一切風」、《本草綱目》說它,「治男女一切風病」。這「一切」的概念,足以說明了它在醫家們眼中的份量。古方中運用阿膠的記載確實很多,至今還被廣泛沿用的如治療小兒肺虛喘促的補肺散(《小兒藥證直訣》),治療久咳不愈的阿膠飲(《聖濟總錄》),治療口、耳、鼻均出血不止的阿膠芍葯湯(同前),治療婦人妊娠下血、胞阻腹痛的膠艾湯(《金匱要略》),治療婦女產後下痢的膠蠟湯(《僧深集方》),治療老人大便秘結的膠蜜湯(《仁齋直指方》),治療產後虛羸的阿膠枳殼丸(《和劑局方》)等。其機理,大抵是由於阿膠能「補血與液」,又為「肺經要藥」、「大腸之要藥」(《本草綱目》),且能「入肺腎,補不足」(《本草經疏》)。

阿膠不是萬能藥

如此說來,健康人不是也需要經常吃阿膠嗎?在宣傳阿膠好處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樹立阿膠是藥品的概念,也就是說必須對症下藥,在具有適應症的前提下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盲目使用不僅不會對機體健康帶來好處,相反還有可能帶來危害的。這不是作者在故弄玄虛,許多中醫古代本草中早就有過告誡。如《本草經疏》說,阿膠「性粘膩,胃弱作嘔吐者勿服,脾胃虛、食不消者亦忌之」。《本草匯言》說,「胃弱嘔吐有寒痰留飲者當忌之」。《本草備要》說,「瀉者忌之」。《本草述》說,「暴熱為患者,或外感抑鬱為患者,或怒氣初盛為患者,亦當慎用」等。中醫歷來有「無虛不可補」、「邪不受補」、「大虛不受補」等的有關論述,如何正確認識和運用補藥,對於當今一些地方和一些人中盛行的「以補為尚」的不正常風氣而言,應該說有引起深思的必要。有人錯誤地認為「補比瀉好」,這實際上是對中醫的不理解或片面理解。中醫有溫、清、補、瀉、下、和、汗、消諸法,藥物也因此分為不同的功能和用法。當補反瀉,會使機體受到傷害;同樣的,當瀉反補,也會對機體造成傷害。有人以為,對於生活在當今的大部分中國人、特別是城市人來說,健康的需求不是研究如何補的問題,而是研究如何合理安排膳食、合理利用營養、合理解決營養浪費和杜絕因補帶來的疾病問題。窮憂飽,富憂病,仔細分析,這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的。(作者單位為中華中醫藥學會)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