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蟬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名醫別錄》:(蚱蟬)五月采,蒸乾之,勿令蠹。

2.《本草衍義》:蚱蟬,夏月身與聲皆大者是。始終一般聲,仍皆乘昏夜方出土中,升高處,背殼拆,蟬出。所以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殼而不能蛻也。至時寒則墜地。

3.《綱目》:蟬,諸蜩總名也。夏月始鳴。大而色黑者,炸蟬也。曰蝒,曰馬蜩,《詩》五月鳴蜩者是也。頭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蟬,《蕩詩》如蜩如

【拼音名】Zha Chan

【英文名】Cicada

【別名】碉、鳴蜩、蝒、馬蜩、蟧、鳴蟬、秋蟬、蜘蟟、炸蟟

【來源】

藥材基源:為蟬科動物黑蚱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采收和儲藏:6-7月間捕捉,捕後蒸死、曬乾。

【原形態】黑蚱,體大色黑而有光澤;雄蟲長4.4-4.8cm,翅展約12.5cm,雌蟲稍短。複眼1對,大形,兩複眼間有單眼3只,觸角1對。口順發達,刺吸式,唇基梳狀,上唇寬短,下唇延長成管狀,長達第3對足的基部。胸部發達,後胸腹板上有一顯著的錐狀突起,向後延伸。足3對。翅2對,膜質,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黃綠色,翅靜止時覆在背部如屋脊狀。腹總值發7節,雄蟬腹部第1節間有特殊的發音器官,雌蟬同一部位有聽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於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經過一個世代往往要12-13年。

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遼寧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長圓形,長4-4.5cm,寬1.8-2cm。表面大部分黑色,腹面各部邊緣呈淡黃褐色,有光澤。頭部寬扁,複眼1對,橢圓狀球形,黃褐色,半透明。胸背部具膜質翅,透明,翅脈淡黃褐色,多已破碎。胸腹部上端具足3對,多斷落。雄蟲下端有1對心形鳴器,雌蟲無鳴器,腹部較小,有產卵器。尾端呈三角形鈍尖,背部和腹部具環節。體輕,質脆。氣微腥,味淡。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性味】味鹹;甘;性寒

【歸經】肝;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熄風;鎮驚。主治小兒發熱;驚風抽搐;癲癇;夜啼;偏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個;或入丸、散。

【附方】1治小兒風熱驚悸: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炒),茯神半兩,龍齒三分(綱研),麥門冬半兩(去心,焙),人參三分(去蘆頭),鈞籐三(二)分,牛黃二錢(細研),蛇蛻皮五寸(燒灰),杏仁二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搗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蚱蟬散)2治小兒初生百日內發: 蚱蟬(鍛)、赤芍葯各三分,黃芩二分。為末。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濟方》蚱蟬散)3治諸風癇,胸中痰盛: 干蚱蟬七枚(微炙), 白蘚皮一兩,鉤籐、細辛(去土)、川芎(銼,微炙)、天麻、牛黃(別研)各一分,蛇蛻五寸許(炙令黃)。上搗羅為末,同牛黃拌勻。每服一錢,水八分,入人參、薄荷各少許,煎五分,去滓,稍熱服。 (《普濟方》蚱蟬湯)4治小兒天釣,眼目搐上,筋脈急: 蚱蟬一分(微炒),干蠍七枚(生用),牛黃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上藥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聖惠方》蚱蟬散)

【各家論述】

1.《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

2.《別錄》:主驚悸,婦人乳難,胞衣不出,又墮胎。

3.《藥性論》:主小兒驚哭不止,殺疳蟲,去壯熱,治腸中幽幽作聲。

4.《唐本草》:主小兒癇絕不能言。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