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水腫理論探討

現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中對於水腫一病證治分型中並無陰虛水腫一證,臨床中卻不乏此種證型的患者,現對其相關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原則、臨床應用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

  陰虛水腫的成因大致有三

一是患者本身屬陰虛體質,水液運化失常而停聚。陰虛導致水腫的形成從臟腑功能看,津液代謝需要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正常,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能使臟腑機能減退,不能正常發揮其效能,即陰虛可以使臟腑機能減退而導致水腫,此符合中醫整體觀;從陰陽互根看,《靈樞·本神》言:「陰虛則無氣」,陽氣的化生是以陰精為基礎,陰虛則陽氣化生不足,即陰虛使陽也虛,從而導致水腫形成。《血證論》所言的「陰虛不能化水,則小便不利」即是此意。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無論是何種原因所致的血虛型貧血,日久皆可出現水腫,此即為一種典型的陰虛致水腫的疾病。

二是水腫反覆發作,經用大量利尿劑,利水傷陰可產生此證水腫。津液正化生成陰津,異化可形成水腫,從該意義上講兩者同源不同化,在水腫形成過程中必然使陰津化源不足而陰虧。水腫與痰飲都是津液異化產物。《錦囊秘錄》所謂「津液生痰則不生血」同樣可以用來解釋水腫形成而導致陰虛。水腫形成後,水濕作為病理產物必然阻礙津液生成、輸布、排泄,加重陰虧,《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云:「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此即水腫形成後,水濕困脾,脾失健運,津液不生而陰虧。水腫治療採用發汗、利尿、逐水及溫化皆能導致傷陰,同時水濕之邪,郁久化熱而耗陰,水腫常伴嘔吐,食慾不振也使陰虧。總之,水腫在形成、停聚、治療、轉化過程中皆能導致陰虛。臨床上腎炎初期可出現下肢及顏面浮腫,甚至胸水、腹水,久之可導致貧血等陰虧症狀。此為典型的水腫導致陰虛的疾病。

三是藥物毒性所傷導致陰虛水腫。藥物包括中西藥物。中藥方面多是秉承「溫藥和之」之略,應用溫燥辛香之品治療陰水,利水同時導致陰傷,日久形成陰虛水腫。臨床中更為多見的藥物毒性所致水腫則由於西藥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所致。水腫患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多出現面頰潮紅烘熱、腰酸遺精、口渴乾燥、五心煩熱、頭暈目眩、舌紅脈細數臨床表現。特別是衝擊療法,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從中起到了添加劑的作用,容易促使寒濕之邪化熱、生火、蘊毒,輕則傷津耗氣,重則灼陰煉液,傷陰的證候頗為明顯。應用激素治療,水腫雖然消退較快,但傷陰的情況更加突出。

臨床中以上三者往往可互相影響導致陰虛水腫。陰虛水腫的病理可概括如下:或因脾陰不足,運化功能障礙;或肝腎陰虛,濡養失靈,影響三焦氣化;或藥物耗傷陰津,導致水液代謝紊亂而成。如《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侯》指出水腫「皆由營衛否澀,三焦不調,府藏虛弱所生,雖名證不同,並令身體虛腫,喘息上氣,小便黃澀也」。其中尤與腎陰虛密切相關,由於腎精虧竭,氣失化源,腎之氣化功能既失,無以蒸騰布散,水濕泛溢於肌膚而為腫;另一方面,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本源,腎陰既然虧竭,肺脾肝心失於滋養而陰亦虧,脾陰虛不能散精於肺,肺失清潤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液不走正道,泛溢肌膚而為水腫。張景岳所說的「惟下焦之真水得位,始能分清」從腎精充盛角度也佐證了陰虛水腫的產生。

  臨床表現

臨床上現代醫學的許多疾病皆可出現陰虛水腫,如心病性、腎病性、肝病性水腫,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庫興氏綜合征、特發性水腫等。臨床表現是原發性疾病所出現的水腫以及全身性陰虛的諸多證候。主要有口唇或咽部乾燥,喜飲而不多飲,顴紅,頭暈目眩,五心煩熱,少氣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腫,小便少且黃。舌紅少津或色絳、無苔或少苔。臨床往往有口服利尿或皮質激素類藥物史,水腫多有反覆發作,且往往以年齡偏大患者為多。

  治療原則

筆者認為陰虛水腫的治療原則應定為育陰補氣、淡滲利水。氣屬陽,補陰要配陽。育陰的基礎上補氣,既加強育陰之效,又增大利水之力。

育陰包括護陰和養陰兩個方面。在水腫形成過程中不可能不損失陰津,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因此,治療水腫應注意護陰。其原則是:無論採用哪種治法,以陰津損失最低為好。其一對水腫壅盛,證偏實者,宜速戰速決,但應衰其大半而止,邪去則陰存,祛邪即是護陰,如葶藶大棗瀉肺湯等。其二水腫不甚,宜溫化,溫而不燥,以防劫陰,即可宗治痰飲之「溫藥和之」而施治。其三加強消腫後的調養。

養陰又分為輔以養陰或以養陰為主。此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已有陰虛症狀,應養陰以祛邪。正如《血證論》所言:「水陰不滋,水邪也不能去。」如治療重度貧血所致水腫,無論水腫多重,只有貧血糾正,水腫才能消退。其二陰虛症狀不明顯,輔以養陰,《金匱篇解·水腫》所言的「利水當顧其陰,陰復而溲自利」即是此意。真武湯中芍葯即屬此例。

  臨證備要

一是滋陰藥藥味不宜太多,份量不宜過大,避免滋膩之性礙水滯濕;補氣藥物盡量選甘溫平和之品,忌溫燥傷陰之弊;利水藥取平淡之味,避峻烈攻逐之性再傷陰液。

二是宜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結果指導臨床。如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以利尿,滋陰藥選阿膠、龜膠等;木通可損害腎功能,甘草有引起鈉水瀦留,對此證反覆發作的患者最好不用或少用。若能取氣陰雙補功效的藥物更佳。如黃精,既可養陰,又可補氣。

三是要伍用少量活血化瘀藥物,長期陰液耗損可導致瘀血的產生,加用較為平淡的活血化瘀藥物後,有利於滋陰藥物發揮效應,以及有化瘀利水之效。

四是此證患者成病時間相對較長,用藥往往不能立竿見影。因此要在辨證準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守法守方,切忌任意改弦更張。

五是要注意原發病的治療。若忽視這一根本問題,單用育陰利水法仍然有它的片面性。

六是除藥物治療外,飲食、護理要密切配合。宜選既有營養又不礙於脾胃運化,既有利治療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之味。注意寒溫變化,防止外邪再次罹害。注意皮膚受損,防止感染發生。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