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論痺證

痺者,閉也。痺證指感受風寒濕等邪氣,導致氣血閉阻引起肢體疼痛酸楚、麻木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的一類病證。《內經》所論「痺」之涵義主要有:一為病名,泛指風寒濕邪所致氣血經脈閉阻不通的肢體痺;二為閉塞不通之病機。《醫學入門》云:「痺者,氣閉塞不通流也,或痛癢,或麻痺,或手足緩弱。」

病因病機

《內經》認為,痺證是多種外邪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病因上《素問·痺論》強調「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然而沒有正氣不足亦不會發生痺證,所以《靈樞· 陰陽二十五人》云:「血氣皆少則無須,感於寒濕,則善痺骨痛」,「血氣皆少則無毛……善痿厥足痺。」指出血氣不足,不耐邪襲是痺證發生的內在因素。因此《素問·痺論》在論述肢體痺時說「營衛之氣,亦令人痺乎……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提出外因風寒濕之邪,只有在內因營衛之氣逆亂的情況下,才有機會侵入機體而發生肢體痺。

臟腑痺亦是在先有臟腑之內傷的基礎上痺邪內傳而成。即首先就邪氣而言是肢體痺日久不愈,各在其所主之時復感於風寒濕邪而發髒痺,說明不僅邪氣存在而且邪氣較盛。另外《素問·痺論》指出:「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在闡述六腑痺發生的病機時云:「此亦其飲食居處,為其病本也。」旨在說明若五臟所藏之神躁擾妄動,必致所髒陰精損耗,正氣不足。而飲食不節,起居失常,造成腸胃損傷亦是引發六腑痺的內在病理基礎。因此只有臟腑先傷,風寒濕邪才有內捨之機。

按病因分類

根據感邪偏重和病邪性質之不同,分為行痺、痛痺、著痺、熱痺。

行痺 行痺指以感受風邪為主的痺證,臨床以肢節痠痛、遊走無定處為特點,亦稱風痺。《素問·痺論》云:「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因風性善行而數變,居無定處,故行痺疼痛遊走無定處。

痛痺 痛痺指以感受寒邪為主的痺證,臨床以疼痛劇烈、痛處固定為特點,亦稱寒痺。《素問·痺論》云:「寒氣勝者為痛痺。」因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故痛痺疼痛劇烈而部位固定。《素問·痺論》亦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著痺 著痺指以感受濕邪為主的痺證,臨床以痛處重滯不移,或頑麻不仁為特點,亦稱濕痺。《素問·痺論》云:「濕氣勝者為著痺也。」因濕性重著黏滯,致病纏綿難愈,故著痺疼痛重著麻木,病邪難去。

熱痺 熱痺指以感受風寒濕邪,若患者體質偏熱,則意產生熱郁濕阻為主的痺證,臨床以疼痛劇烈,痛處紅腫灼熱為特點。《素問·痺論》云:「其為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

  形體分類

根據受邪季節和部位不同,分為五體痺,即骨痺、筋痺、脈痺、肌痺和皮痺。

骨痺 骨痺因外感風寒濕邪,腎虛內虧,不能生髓養骨而致痺證。臨床以骨重不可舉,骨沉重酸痛為特點。《素問·痺論》云:「痺在於骨則重。」馬蒔注云:「骨重難舉,髓中酸疼,而寒冷氣至,病成骨痺。」

筋痺 因其病變部位在筋為筋痺,臨床以筋脈拘急而骨節疼痛為特點。《素問·痺論》云:「痺在於筋則屈不伸。」《素問·長刺節論》亦云:「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張志聰注云:「諸筋皆屬於節,故筋攣節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

脈痺 因心氣不足,風寒侵襲血脈,使血脈凝滯而發為脈痺,臨床以肢體血流不暢,局部疼痛,遇寒加重為特點。《素問·痺論》云:「以夏遇此者為脈痺……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馬蒔注曰:「心主夏,亦主脈,心氣衰,則三氣入脈,故名之曰脈痺。」

肌痺 因寒濕侵於肌肉之間,寒則脈凝,濕則阻滯氣血而發為肌痺,臨床以肌肉頑麻不仁或疼痛為特點。《素問·痺論》云:「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在於肉則不仁。」張介賓注云:「太陰者濕土之氣也,濕邪有餘,故為肉痺,寒濕在脾,故為寒中。」

皮痺 因風寒濕邪乘肺,衛表不固而侵襲皮膚,留而不去,營衛受阻而發為皮痺,臨床以皮寒、麻木不仁為特點。《素問·痺論》云:「以秋遇此者為皮痺……在於皮則寒。」馬蒔注曰:「痺之所以不仁者,以其皮膚之中少氣血以為之營運,故皮頑不動而為不仁也。」

按臟腑分類

由五體痺久不愈發展為腎痺、肝痺、心痺、脾痺、肺痺之五臟痺。若風寒濕氣中於臟腑之俞穴,兼內有食飲傷及臟腑,形成腸痺、胞痺之六腑痺。實為臟腑功能失調之證。

腎痺 因骨痺不愈,復感於邪或寒濕內侵於腎而發為腎痺。其臨床表現以渾身腫脹,活動受限,甚則能坐不能行,或能俯不能仰為特點,兼有遺溺。如《素問·痺論》云:「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肝痺 因筋痺不已,重感於風寒濕三氣,內捨於肝,肝氣閉結,氣機不暢,疏洩失常,發為肝痺。臨床以夜臥多驚、口渴多飲、小便頻數、腹脹滿如懷妊之狀為特點,兼有乏力。如《素問·痺論》云:「肝痺者,夜臥多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心痺 因脈痺不愈,重感於風寒濕邪,則內捨於心,心氣閉結,心陽不宣,發為心痺。臨床以心脈瘀滯,心悸不寧,氣喘,甚則胸痛引背為特點。如《素問·痺論》云:「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

脾痺 因肌痺不已,重感風寒濕三氣,內捨於脾,脾氣閉結,運化失職,發為脾痺。臨床以胸膈痞滿、肌肉消瘦、嘔吐清水等為特點,兼有皮膚幹勁憔悴。如《素問·痺論》云:「脾痺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肺痺 因皮痺不已,重感於風寒濕三氣,內捨於肺,肺氣閉結,宣降失和,發為肺痺。臨床以喘息、呼吸不利、胸滿、氣逆而嘔等為特點。如《素問·痺論》云:「肺痺者,煩滿喘而嘔。」

六腑痺的分類論述並不全面,僅以腸痺、胞痺為主。腸痺因風寒濕邪侵襲大腸、小腸,發為腸痺。臨床上以數飲水而小便不利,腸鳴飧洩為特點。如《素問·痺論》云:「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洩。」胞痺因風寒濕邪侵於膀胱,則為胞痺。臨床上以少腹膀胱按之疼痛,小便短澀、灼熱等為特點。如《素問·痺論》云:「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濇於小便,上為清涕。」

  按發病特點分類

根據症狀特點的不同,分為眾痺、周痺。

眾痺 眾痺「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導致津液迫聚為痰,痰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產生痺證之疼痛。其疼痛在人身之上下左右呈陣發性,「左右相應」對稱,並「各在其處」說明疼痛部位較為固定,但「更發更止」,時止時休,變化不定而且較快,但並不是週身性遊走。張介賓云:「各在其處,謂隨聚而發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發更休,患無定處,故曰眾痺。」

周痺 周痺病位則「在於血脈之中」,經脈痺阻不通則產生相應症狀,其疼痛遍及全身,「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以遊走性疼痛為臨床特點的一類痺證。張介賓注云:「能上能下,但隨血脈而周遍於身,故曰周痺,非若眾痺之左右移易也。」

治療

《內經》中提出「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的循經、隨病、隨痛取穴的治療原則,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注重結合臟腑之腧穴、合穴進行針刺。

行痺,針刺治療,張介賓云:「在分肉間痛而刺之,謂隨痛所在,求其絡而繆刺之也」;方藥治療,可選用《類證治裁》防風湯。

痛痺,針刺治療,《靈樞·壽夭剛柔》提出火焠藥熨之法,提出「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 方藥治療,可選用《類證治裁》加減五積散。

著痺,針刺治療,《靈樞·四時氣》提出針刺足三里穴;方藥治療,可選用《類證治裁》川芎茯苓湯加黃芪、白朮,或除濕蠲痺湯加蠶砂、防己、薏苡仁。

熱痺,方藥治療可根據濕與熱的程度不同,選用宣痺湯、清熱滲濕湯、加味二妙散及白虎加桂枝湯等。

筋痺,針刺治療,《靈樞·官針》提出用恢刺和關刺之法,馬蒔注曰「恢刺,以針直刺其旁,復舉其針前後,恢蕩其筋之急者,所以治筋痺也」,「關刺,直刺左右手足,盡筋之上,正關節之所在,所以取筋痺也」;方藥治療,可選《張氏醫通》羚羊角散。

肌痺,針刺治療,《靈樞·官針》提出用合谷刺法,馬蒔注云:「合谷刺,左右用針如雞足然,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方藥治療,可選除濕蠲痺湯加減。

皮痺,針刺治療,《靈樞·官針》載用毛刺法,張志聰注云:「毛刺者,邪閉於皮毛之間,浮淺取之」;方藥治療,可選黃芪建中湯合羌活勝濕湯加減。

脈痺,以「血實宜決之」為原則,可選用當歸四逆湯合活絡效靈丹之類。

骨痺,針刺治療,《靈樞·五邪》提出可選湧泉、崑崙穴,《靈樞·官針》提出用短刺和輸刺法,短刺即慢慢進針,並搖動針體使針深入至骨,上下提插,以摩擦其骨。輸刺即將針直入直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針久;方藥治療,可選用右歸飲合腎著湯。

心痺,針刺治療可選神門、心俞或根據《靈樞·官針》提出的偶刺法治療,即當其痛所,一針刺於胸前,一針刺其背部;方藥治療,可選《證治準繩》五痺湯加遠志、茯苓、麥門冬、犀角。

肝痺,針刺治療可選太沖、曲泉穴;方藥治療,可選《類證治裁》五痺湯加棗仁、柴胡。

肺痺,針刺治療可選太淵、尺澤穴;方藥治療,可選《類證治裁》五痺湯加半夏、杏仁、麻黃、紫菀。

脾痺,針刺治療可選太白、陰陵泉穴;方藥治療,可選《類證治裁》五痺湯加厚樸、枳實、砂仁、神曲。

腎痺,針刺治療可選太溪、陰谷穴;方藥治療,可選《辨證奇聞》腎痺湯加減。

腸痺,針刺治療可選曲池、小海穴;方藥治療,可選《證治準繩》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麥門冬或吳茱萸散。

胞痺,針刺治療可選委中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