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的中醫治療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特徵性損害為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好發於四肢伸側、頭皮和背部,嚴重皮損可泛發全身,並可出現高熱、膿皰、紅皮病樣改變以及全身大小關節病變。 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白疕」、「風」、「蛇虱」相類似。如。《醫宗金鑒》記載:「此證俗名蛇虱,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皮。」又如。外科證治全書〃白疕(一名風)記載:「皮膚燥癢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漸至肢體枯燥,坼裂血出痛楚」。趙炳南老醫生認為,者如匕首刺如疾病,表示此病頑固的意思。

症狀體征

根據皮損的特點,臨床上銀屑病分為四種類型,即尋常型、關節病型、紅皮病型和膿皰型。

1.尋常型銀屑病 是最常見的臨床類型。初期典型損害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針頭至綠豆大小,邊界清楚,上覆多層銀白色或雲母樣鱗屑,鱗屑容易刮除,刮除後基底可見一層發亮的淡紅色薄膜即薄膜現象,繼續下刮紅斑表面出現小出血點,即點狀出血,又稱為Auspitz征(圖1,2)。薄膜現象和Auspitz征為尋常型銀屑病特徵性表現。可緩慢擴大或融合成棕紅色斑塊,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皮損好發於四肢伸側、肘、膝、頭皮和腰背部。本病病程長,可持續數年至數十年,期間可反覆發作。根據病情的發展,本病可分為進行期、穩定期和退行期。

(1)進行期:為急性發作階段,新皮損不斷出現,舊皮損持續擴大,炎症明顯,可有同形反應,即Koebner現象,是指正常外觀皮膚在創傷、抓傷、注射或針刺等刺激後發生與原發性疾病性質相同的皮損,一般在受傷3~18天出現皮損,因此抓痕或手術切口出現條狀鱗屑性損害應考慮到銀屑病的可能。

(2)穩定期:病變停止發展,炎症減輕,不發生新皮損。

(3)退行期:炎症消退,鱗屑減少,皮損縮小、變平、消失,遺留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除皮膚病變以外,甲病變亦是銀屑病的常見表現,銀屑病可能是最常伴有甲病變的疾病,銀屑病患者一生中80%~90%有甲受累,指甲病變高於趾甲病變。銀屑病甲病依病理學變化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常見表現為甲點狀凹陷、縱脊、溝、增厚、油滴現象、變色、剝離、裂片型出血、脆裂、脫落以及甲下角化過度、甲床肥厚等。甲點狀凹陷、縱脊和溝是由於銀屑病累及甲母質所致,油滴現象、變色、剝離、甲下角化過度等是由於甲床病變所致。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尋常型銀屑病皮損可有多種表現。1地圖狀銀屑病:鄰近小的損害互相融合,形成邊緣呈地圖狀的斑塊。2回狀銀屑病:損害向兩側擴展或數個斑塊融合,形成迂迴彎曲的斑塊。3環狀銀屑病:損害中央消退或痊癒而呈環狀(圖5)。4錢幣狀銀屑病:皮損較大呈圓形扁平斑塊,狀如錢幣。5泛發性銀屑病:皮損數目較多,分佈範圍廣泛甚至累及全身。6毛囊性銀屑病:損害發生於毛囊部位,成人型主要見於婦女,毛囊性損害是泛發性銀屑病的一部分,對稱分佈於腹部;兒童型的毛囊性損害聚合成非對稱性斑塊,好發於軀幹及腋窩。7匐行性銀屑病:皮損不斷向周圍擴展,使之呈匐行狀。8蠣殼狀銀屑病:皮損糜爛、滲出,有污褐色鱗屑痂堆積,狀如蠣殼。9疣狀銀屑病:皮損表面呈疣狀,小腿多見。十點滴型銀屑病:發病較早,常見於年輕人,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損害為小丘疹,呈點滴狀散在分佈於身體各處,一般好發於軀幹上部和四肢近端。脂溢性銀屑病:皮膚損害類似於脂溢性皮炎,呈黃紅色,邊界不清,上覆油膩性鱗屑,常位於皮脂溢出部位。 濕疹樣銀屑病:表現介於濕疹和銀屑病之間。光敏性銀屑病:在日曬後發病或皮損加重,稱為光敏性銀屑病。皮損好發於位於面部、手背、前臂及小腿等暴露部位,非曝光部位亦可有少數損害。反向銀屑病:皮損局限於大的皮膚皺褶部位如腋窩、腹股溝及頸部,皮損為邊界清楚的紅斑,無鱗屑。頭皮銀屑病:頭皮銀屑病很常見(圖6),表現為厚積的鱗屑性損害和斑塊,皮損邊界清楚,分佈廣泛或簇集,通常無斷髮及脫髮現象,少數患者可出現脫髮和禿髮。黏膜銀屑病:常見於龜頭、口唇及頰黏膜等處,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斑片,表面乾燥,可有銀白色鱗屑。尿布銀屑病:系尿中尿素分解時產生的氨引起的變態反應所致。12%~55%病例有銀屑病家族史。多見於嬰兒,臀部及腹部首先發疹,為暗紅或褐紅色斑塊,上覆銀白色鱗屑,周圍有銀屑病樣丘疹,損害可蔓延至軀幹和四肢近端。

2.紅皮病型銀屑病 是銀屑病的一種少見的特殊炎症類型。常累及體表75%以上,可累及所有的部位,包括面、手足、甲、軀幹和四肢。可為突然發病或慢性銀屑病逐漸發展而來。炎症明顯、皮損擴展且不能有效控制的不穩定性尋常型銀屑病或尋常型銀屑病突然停止外用強效糖皮質激素、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或 MTX、伴發其他系統疾病、感染或情緒壓抑時以及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均易發展為紅皮病型銀屑病。臨床特徵為全身皮膚瀰漫大片紅斑、水腫、脫屑,以紅斑最為明顯,常有邊界清楚的小片正常皮膚存在。發生於面部時可有眼瞼外翻。往往伴有發熱、寒戰、疲乏、情緒低下等系統症狀。患者可有白細胞增加及核左移、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症、脫水,偶有肝功能異常。

3.膿皰型銀屑病

(1)急性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Zumbusch 型):患者可有數年的尋常型銀屑病史,然後發生膿皰型銀屑病。男女均可受累。局部刺激、妊娠、服用避孕藥、感染和停用糖皮質激素均為促發因素。臨床特徵為患者突然發生持續數天的高熱、全身不適和關節腫脹,隨後出現全身皮膚紅斑、水腫、泛發性密集黃白色淺在性的無菌性針頭至粟粒大小的小膿皰。膿皰一般位於明顯發紅的皮膚上,開始為小片狀,以後融合成膿湖,圍繞膿皰的紅斑常擴展、融合,可導致紅皮病樣改變。除甲母質膿皰形成和甲完全喪失之外,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指尖萎縮。其他全身表現包括體重減輕、白細胞增多、低鈣血症和血沉增快等,患者可出現嚴重的系統病變、充血性心衰和繼發感染。短期發熱和膿皰形成呈週期性發作,一般治療難以奏效,可持續數月或更長時間,但皮損亦可自發性消退。

(2)環狀膿皰型銀屑病:皮損在銀屑病發作時出現或在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病程中發生,傾向於擴展和形成擴大的環,環形紅斑上出現膿皰為其主要特徵。

(3)局限性膿皰型銀屑病:本型銀屑病缺乏全身症狀,包括兩種類型:掌跖膿皰型銀屑病和連續性肢端皮炎。掌跖膿皰型銀屑病好發於女性患者,發病年齡通常為40~60歲。表現為對稱發生於掌跖部位的紅斑、鱗屑性斑塊伴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無菌性膿皰,膿皰分批出現,1~2周內轉變為褐色脫屑性斑疹。本病病程呈慢性經過,反覆發作。

(4)皰疹樣膿皰病:多發生於妊娠中晚期。病程可持續至分娩後數周。臨床特徵類似於急性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全身症狀嚴重,可因體溫調節障礙和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4.關節病型銀屑病 又稱銀屑病性關節炎,是主要累及韌帶、肌腱、筋膜和關節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為一種血清學陰性的脊椎關節病。上肢關節受累較多見為其特徵,在銀屑病患者中的發病率為5%~8%。發病年齡一般為35~45歲,20歲內發病較少見,成人病例無明顯性別差異。成年期發病較早者發生破壞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預後較差,但兒童的關節炎常為良性病程。通常緩慢發病,但有1/3以下患者發病相當突然。全身症狀者罕見,一般僅見於廣泛關節受累的暴發性病例。臨床上根據患者骨關節受累情況,目前將銀屑病性關節炎分為5種臨床類型,即主要累及遠端指趾關節型、殘毀性關節炎型、對稱性多關節炎型、非對稱性少關節炎型和脊椎炎(伴有或不伴有周圍性關節炎)。

(1)皮膚病變:關節炎的發病率一般與皮膚受累的程度呈正相關,皮膚受累嚴重時關節炎發生率增高,廣泛性皮膚受累者發生破壞或殘毀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但關節病變的緩解或加重與皮膚疾病的改善或惡化關係不大。多數患者,皮膚病變常在關節炎之前發生,但大約1/7的病例首先發生關節炎。部分患者的皮膚受累輕微,表現為耳後、臀溝的微小損害或少數甲凹陷點。HIV感染所致的銀屑病樣皮膚病變較為嚴重,HLA-B27陽性患者可能泛發膿皰型銀屑病或伴有Reite綜合征部分特徵的中間綜合征。

(2)關節病變:周圍關節病及其伴發的甲病、腱鞘炎、起止點病和軸骨病變是銀屑病性關節炎的特點。80%以上的患者表現為周圍性非對稱性少關節炎,可累及手足小關節、下肢大關節或大小關節同時受累。手足部受累表現為僵硬、指炎、關節炎和攣縮,大約5%的病例出現遠端指趾關節的選擇性累及。一個或多個指趾關節炎性病變對本病具有診斷價值。手足近遠端指趾關節不同程度的受累是常見的表現,一般伴有掌指或跖趾關節炎,僅少數關節受累為本病的特徵,一個或多個的關節發生強直亦是本病的特徵之一,趾僵硬有時為初期表現或唯一的表現。本病可累及的大關節有髖、膝和踝關節,一般僅有單側髖關節或膝關節病變,絕大多數誤診為退行性關節炎或創傷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小及非對稱性受累為銀屑病性關節炎的診斷線索。大約15%的病例可發生手足關節較對稱性受累,類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二者的鑒別要點是銀屑病性關節炎具有以下特點:關節受累並非完全對稱,遠端指趾關節炎,一個或多個關節強直,其他伴發病變如軸骨病變、腱鞘炎起止點病和甲病。約5%患者出現受累關節明顯破壞,稱為殘毀性關節炎,絕大多數病例表現為一個或數個關節的非均勻性破壞,極少數發生廣泛性關節受累。25%的殘毀性關節炎患者有膿皰型銀屑病。近20%有外周關節炎的患者伴有脊椎受累,可形成骶髂關節炎或沿脊椎呈不規則孤立散在分佈的緣下韌帶骨贅。小兒銀屑病性關節炎常類似於成人,但孤立性腱鞘炎和單關節受累較常見,很少有全身受累。

用藥治療

銀屑病治療目的是防止每次發作,盡可能地延長其緩解時間。治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最重要的是要因不同的臨床類型、分期、皮損的嚴重程度及部位而異。避免各種可能的誘因。急性期應避免刺激療法如強烈的外用藥物和紫外線照射,防止外傷,忌搔抓及熱水燙洗。輕者以外用藥物為主,重者可根據病情選用全身治療。選擇治療時應權衡利弊,並需密切觀測不良反應。病情控制後應堅持鞏固治療,避免突然停用藥物。

1.外用藥治療 急性期宜用溫和保護劑及糖皮質激素制劑。穩定期及消退期可用潑尼藥物,如角質促成劑及免疫抑制劑,但應從低濃度開始。皮損廣泛時應先小面積使用。外用藥物通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制劑、0.1%~2%蒽林軟膏、焦油制劑(包括2%~10%煤焦油、松焦油、黑豆餾油和糠餾油)、0.05%~0.1-順維甲酸霜、0.005%卡泊三醇(鈣泊三醇)軟膏、0.005%~0.01%芥子氣軟膏、5%氟尿嘧啶(5-Fu)軟膏等,通常1~2次/d,聯合應用亞紅斑量紫外線照射可增強療效。上述外用藥物可引起刺激性皮炎,表現為灼燒、瘙癢、紅斑、脫屑等。頭皮銀屑病可聯合應用二硫化硒(硫化硒)、2%酮康唑洗劑及6%水楊酸溶液等外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應用主要有收縮血管、抗炎和降低表皮有絲分裂等作用。一般而言至少需用中效的糖皮質激素才能有效改善或消除皮損。強效糖皮質激素只能有限期地使用,一般不應超過3個月,而且禁用於面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褶部位。副作用有用藥部位出現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毛囊炎及類固醇性皮炎,一般在用藥1~2個月後出現,因此面部用藥時間建議不超過2周為宜。

2.全身治療 臨床上紅皮病型銀屑病、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及關節病型銀屑病病情嚴重,單獨採用外用藥物治療難以奏效,需接受全身治療。

(1)糖皮質激素:尋常型銀屑病及銀屑病性關節炎均應避免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僅用於紅皮病型銀屑病、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在其他療法不能控制的情況,通常選用劑量為按潑尼松40~60mg/d。糖皮質激素只能作為暫時用藥,並且避免單獨使用,應同時聯合逐漸起效可使病情得到長期持久控制的藥物。要注意外用或系統用糖皮質激素均應逐漸撤藥,可聯合應用阿維A酯(依曲替酯)、甲氨蝶呤及環孢素等藥。

(2)免疫抑制劑:1甲氨蝶呤(MTX):按10~25mg/周劑量頓服、肌注或靜脈滴注,通常開始7.5~10mg/周,逐漸增加至常用有效劑量15~25mg/周。研究表明,甲氨蝶呤(MTX)對各型銀屑病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率可達50%,部分緩解率為30%。肝腎功能異常、貧血、感染者禁用。酒精、非甾體抗炎藥、水楊酸類藥物、骨髓抑制劑及肝毒性藥物可增加甲氨蝶呤(MTX)的毒性,因此盡量不要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噁心、全身無力及頭痛是常見的副作用,全血細胞減少、急性皮膚毒性反應、變態反應性肺炎、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及超敏反應等較為少見。甲氨蝶呤(MTX)長期使用可引起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一般總量達到1.5~2.5g時建議患者作肝活檢。

飲食保健

一、銀屑病食療方

(1)生槐花粥:方法是將生槐花、土茯苓各30克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半小時,去渣取出汁液,再加入粳米60克煮成粥,放入適量紅砂糖調勻便可食用。每天如此進食1次,10天為1個療程。這種粥具有清熱涼血、袪風止癢等作用。

(2)車前子薏米粥:將車前子15克和蠶沙9克,分別裝入棉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半小時。取出布袋,在汁液中加入薏米30克煮成粥,再加入適量白糖調勻即可食用。每天進食1次,10天為1個療程。此粥具有清熱解毒、袪風利濕之功效。

(3)桂枝薏米粥:將桂枝和牛膝各9克、杜仲18克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半小時。去渣取出汁液加入薏米30克煮成粥,再加白糖適量調勻,可食用。每天食用1次,10天為1個療法。此粥能清熱解毒,活血通絡,袪風利濕。

(4)當歸羊肉湯:將菟絲子15克用紗布袋裝好紮緊袋口,同當歸9克、仙茅18克一起放入鍋中,加特別是水燒開半小時,去渣取汁,於汁中加入切碎的羊肉60克煮成湯,再加入適當調味品便可用之。每天吃1次,7~10天為1個療程,具有袪風燥濕之功效。

(5)烏梅膏(中醫驗方)

主治:銀屑病。

配方:烏梅2.5公斤。

用法:將烏梅洗淨去核,加水煎,濃縮成500毫升膏狀物,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10克,溫水沖服。

(6)檳榔薑汁粥(中醫驗方)

主治:銀屑病。

配方:檳榔1個,薑汁10克,蜂蜜50毫升,粳米100克。

用法:將檳榔研粉,煮沸15分鐘,冷卻沉澱取汁,粳米煮粥至米爛粥稠,加薑汁、檳榔汁、蜂蜜再煮沸,空腹服食。

二、銀屑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建議多吃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如蘋果、梨、香蕉、橙子等新鮮綠葉蔬菜、豆腐、苦瓜等清淡飲食。

2、建議食用豬瘦肉、雞蛋、牛奶等。

三、銀屑病不要吃哪些食物?

1、蔬菜水果類忌吃如生薑、芫荽、大頭菜、香椿、尖椒等。

2、肉食類:忌吃如牛肉、狼肉、驢肉、駱駝肉、羊肉、狗肉、雞鴨肉、鴿子肉、鳥肉及其湯,還有各類海鮮如各種魚類(包括鱉等)、螃蟹、蝦等。

3、調料類:忌用大料、花椒、胡椒、孜然、茴香、桂皮、芥末、芥末油、辣椒醬、火鍋調料、方便面調料等。

4、忌喝各種酒類(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

預防護理

1.去除可能的病因 如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扁桃體病或上呼吸道感染。

2.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要過度追求療效,正確對待疾病,保持好心態。

病理病因

銀屑病的病因尚未闡明。銀屑病的臨床異質性及明顯的多基因遺傳方式表明諸多因素的聯合作用參與其發生發展,其中主要有遺傳因素、感染、緊張應激、藥物等環境因素以及免疫因素等。

疾病診斷

尋常型銀屑病應與玫瑰糠疹、二期梅毒、毛髮紅糠疹、類銀屑病、頭癬等疾病鑒別。紅皮病型銀屑病應與其他原因如毛髮紅糠疹、濕疹、惡性腫瘤等引起的紅皮病鑒別。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應與急性泛發性發疹性膿皰病相鑒別。關節病型銀屑病應與類風濕性關節炎、Reiter病及痛風等疾病鑒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顯示非特異性貧血、血沉加快、血清補體水平及C-反應蛋白水平增加。類風濕因子及ANA抗體一般為陰性,血尿酸正常。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

1.尋常型銀屑病 表皮角化過度,伴有角化不全,角質層內或棘層上部可見中性粒細胞聚集,分別稱為Munro微膿腫和Kogoji海綿狀膿皰;真皮乳頭內慢性炎性細胞浸潤。

2.紅皮病型銀屑病 具有銀屑病和慢性皮炎的特徵,毛細血管擴張、真皮水腫、炎性浸潤和海綿形成較明顯。

3.膿皰型銀屑病 Kogoji海綿狀膿皰較大,真皮炎症浸潤明顯。

4.X線檢查 周圍性關節炎的特徵為:

(1)非對稱性關節病變。

(2)同時存在關節強直、骨膜性新骨形成、侵蝕及骨質溶解。

(3)遠端指趾關節病變,一般表現為侵蝕、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內及關節周圍積液。

併發症

銀屑病患者可有腎損害,還可伴有肝,眼,胃腸道,心血管等臟器病變。

預後

本病病程長,可持續數年至數十年,期間可反覆發作。有不用藥而自愈者亦有用藥加重者,還有因用藥而出現全身紅皮病樣損害的病人。

中醫對銀屑病早有記載,認為多屬於「白疙」。「蛇虱」、「松皮癬」的範疇,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白瘤》中記載:「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面癢,搔起白皮,由風氣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此段文字生動地記載了銀屑病的臨床表現和病因、病機。

病因病機:風熱濕邪外襲,客於皮膚,人於血分,而發於肌膚,阻於經脈,或因情志不暢,郁而化火,飲食不節,濕熱內生,火郁而發,達於肌膚,日久氣血虛虧,經脈肌膚失養,乾枯脫屑。

中醫根據本病各個不同發病階段辨證論治,常見分型如下:

一、血熱型 此型多見於進行期,皮疹發生及發展迅速,局部潮紅,新生皮疹不斷出現,鱗屑不能掩蓋紅斑,自覺瘙癢,並有心煩易怒、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滑或數等症。

辨證:毒熱蘊結,鬱於血分。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方藥:涼血解毒湯加減。

生地30克,丹皮12克,元參12克,水牛角12克,連翹30克,雙花30克,菊花12克,桑葉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20克,公英30克,生槐花15克,白茅根30克,雞血籐30克,紫草12克,茜草12克,丹參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熱炎寧、五黃丸口服。  

二、血瘀型  

此型患者病情穩定,鱗屑斑基底暗紅,鱗屑較厚,甚者為蠣殼狀,自覺瘙癢,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澀。

辯證:濕毒內蘊,血瘀絡脈。

治法:祛濕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活血解毒湯。  

丹參30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澤蘭12克,大黃6克,土茯苓30克,茵陳30克,雙花30克,連翹30克,野菊花12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三稜12克,莪術12克,赤芍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活血丸、膽木丸口服。

三、血燥型

患者處於該病消退期,病程較長,無新疹出現,疹色淡紅,呈錢幣狀或融合成片,浸潤、脫屑,舌紅少苔,脈沉細。

辨證:血燥血虧,肌膚失養。

治法:養血潤燥。

方藥:養血潤燥湯。

熟地30克,白芍20克,川芎12克,丹參20克,雞血籐30克,澤蘭12克,當歸12克,首烏12克,蜂房12克,白鮮皮15克,地膚子15克,蛇床子12克,苦參12克,百部12克,蟬蛻12克,烏蛇12克,全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養血丸、潤燥丸口服。

四、風濕熱型(關節型)

患者紅斑泛發、脫屑、皺褶處有潮濕、糜爛、關節紅腫疼痛,體腹脹、納呆、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濕熱壅盛,脈絡受阻。

治法:清熱祛濕,通絡止痛。

方藥:祛濕通絡湯。

土茯苓20克,澤瀉12克,木通12克,雞血籐30克,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靈仙12克,殭蠶12克,赤小豆30克,茅根30克,丹參30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絡石籐15克,地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祛濕丸、骨通丸口服。

五、膿毒型(膿皰型)

在原皮損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的粟粒大小的膿瘡,可融合成為「膿湖」,結膿痂,可呈週期性,反覆發作,伴發熱,心煩口乾,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或呈溝狀舌,脈滑數。

辨證:濕熱內蘊,毒熱熾盛。

治法: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方藥:清熱除濕湯。

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菊花15克,桑葉12克,黃芩12克,黃柏12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敗醬草20克,生地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黃連12克,大黃6克,膽草12克,滑石30克,車前子12克,茅根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開靈、化毒丸口服。(曹元成)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