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嬰兒奶癬

奶癬在中醫上又名胎癬。通常在出生兩個月後發生。中醫認為多因嬰兒風濕熱毒蘊留肌膚而發,好發於嬰幼兒之頭面部,或可延展於其他部位。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發,或密集群聚,疹色紅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癬樣。不起泡,不流水者為干性,偏於風熱盛者;若皮膚起粟,瘙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稱為濕性,為偏於濕熱者。

治療上應當辨證。風熱盛者,則宜清熱祛風。

若濕熱重者,宜清熱祛濕,可內服消風導赤湯。外治干型者可用潤肌膏之類;濕型宜用文蛤散。

此外,可用中藥濕敷。如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後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乾淨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裡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也可以用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

奶癬漫延到身上時可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後取汁液兌水來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也可以用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朮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患兒減量1/3。功用均是解毒祛濕,消疹退斑。

對於嬰兒奶癬,正確護理和治療同樣重要。如母乳餵養,母親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少吃魚、蝦、蟹等水產品。如用牛奶喂哺的,可適當延長牛奶的燒煮時間,也可改用羊奶或市售的多維乳兒粉喂哺嬰兒。注意不要給嬰兒喂得過飽,因為消化不良會使奶癬加重。對於患奶癬的嬰兒,洗臉洗身都應用溫開水清洗,少接觸肥皂,必要時可用淡鹽水浸泡紗布敷在濕疹處止癢。嬰兒的衣服要寬大清潔,忌用化纖或毛織品。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