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皮再生技術

廣東省仲愷農業技術學院自1993年4月以來, 先後在四會市江林鎮進行了肉桂樹剝皮再生的試驗研究, 終於探索出高效的肉桂皮再生技術, 並進行了藥效成分的分析, 經大面積試驗和示範, 結果效益顯著。目前此技術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專家鑒定, 現將此方法介紹如下, 以供大家參考。

1剝皮方法

在剝皮前進行園圃清理, 選擇栽培3年以上、最好是5年以上, 樹體健康的肉桂樹, 用芽接刀於主幹大分叉以下約10cm處向下縱割至離地約10cm, 然後在切口上、下端各環割一圈, 切割深度要達木質部.再從切口上端往下將樹皮撬起, 向一側撕開, 完整地剝下一圈.剝皮後要向莖幹表面噴灑〞桂皮再生劑〞, 之後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2~3層(不要超過3層), 並用塑料繩將薄膜上、下端綁緊.要在正常剝皮季節, 即清明後20天內剝皮, 且不能選擇雨天進行剝皮, 否則容易發生黴菌污染, 不利於新皮再生.如5月份以後進行剝皮, 則桂皮不容易剝離, 而且會嚴重傷樹, 並易受到污染, 導致新皮再生不良.還要特別注意的是, 在整個剝皮操作過程中, 手不要接觸剝皮後的莖幹表面, 以免造成損傷.剝皮一周後, 莖幹表面就會出現分散的愈傷組織.此後, 愈傷組織會逐漸向周邊擴散展開並連成一片, 其表面發生栓質化.1個月後, 再生新皮可基本上長滿莖幹表面, 呈淡黃綠色.此時要解開包裹的塑料薄膜, 以便加快再生新皮的栓質化.6個月後, 可見再生新皮明顯增厚, 厚度超過原生皮, 但其顏色明顯較為淺淡, 而且表面分佈有大而明顯突起的皮孔, 因此新皮表面會粗糙不平.2年後, 再生新皮顏色會與原生皮顏色很接近, 但其表面仍有明顯的皮孔突起.3年後, 再生新皮與原生皮比較差別已基本不明顯, 只是略顯粗糙.大面積種植的結果表明, 環剝後植株的再生率超過80%, 解決了過去採用砍樹剝皮的方法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

2 再生新皮揮發油含量測定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的測定, 1年生再生新皮雖然結構完整, 但是由於韌皮部較薄, 油細胞未發育成熟, 揮發油含量很少, 口嘗味淡, 甜辣味不明顯; 2年生再生皮已有明顯的甜辣味, 其揮發油含量達到0.7%左右, 接近或超過6年生原生皮揮發油含量; 3年生再生皮揮發油含量高達0.9%, 有濃烈的甜辣味, 其含油量大大超過6年生原生皮.測試結果表明, 隨著再生新皮的發育成熟, 揮發油含量逐漸提高, 3年生再生皮已經生理成熟, 可再行剝皮.斑點分析也表明, 再生皮與原生皮的成分沒有明顯差異, 都具有18個斑點; 氣相色譜分析亦證明, 3年生再生皮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醛的含量已達到或超過6年生原生皮.以上結果充分說明, 雖然3年生再生皮的皮齡較短, 但是由於樹齡長(達8年), 次生物的積累加快, 故揮發油含量及其它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

過去, 桂皮生產一直採用砍樹剝皮的方法, 砍樹當年可在樹樁上萌發新枝, 但新枝在前兩年生長量小, 一般要經過4~5年的生長才能再次剝皮, 而且前3年不能采其葉蒸油, 產生的經濟效益有限且不高.採用剝皮再生技術, 3年後可再次剝皮, 提前1~2年產出桂皮並提高了產量, 而且第一次剝皮後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可採葉蒸油, 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廣州中醫藥大學徐鴻華教授認為, 肉桂皮再生技術的推廣應用, 不僅可以做到剝皮不砍樹, 保護肉桂資源, 實現桂皮增產和增加採葉蒸油次數, 提高經濟效益, 而且可以防止由於砍樹造成的水土流失,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