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高產栽培技術

吳茱萸又名茱萸子、曲藥子。系芳香科落葉小喬木,是名貴的中藥材。吳茱萸適應性強、生長快,一般栽培3年即可採集果實,加工入藥。近年來隨著藥材市場需求量的增加,價格也隨之上揚。因此適時發展吳茱萸栽培不失為山區多種經營途徑之一。其高產栽培技術是:

1、選地與整地。栽培地應選用海拔較低、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坡腳地為好。地下水位過高,土壤黏重,易積水的地方則不宜栽培。整地時按株行距3.30米×3.30米,每畝按60株的造林密度打點挖穴。整地時宜於秋季進行;坡地較大的可採取塊狀整地,其規格是長、寬、深分別為60厘米×60厘米×40厘米或帶狀地60厘米×40厘米深,坡度較小或平地可用全墾方式,適度套種。

2、苗木繁殖。吳茱萸繁殖方法可採用種子或插條育苗。種子繁殖可冬插也可在清明節前後播種,播種1個月後即可出苗。插條繁殖可於11-12月或第二年1-2月採集粗壯的枝條剪成20厘米長的小段,在高壟上按25厘米行距斜插土中,保持一半露出土面。插前用比播穗稍粗的硬簽引孔,然後搭棚遮陰。遮陰棚高度以50厘米為宜,也可用遮陽網遮陰。插條後要澆足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4-5月份萌芽生根。

3、栽培管理和采收。應選在冬季落葉後或第二年萌發前栽植,以春季栽植效果最佳,栽培時苗木要豎直,樹根要自然伸展。先用表土填實,兩分層回填踏實,使根與土壤充分接觸,澆透定根水,再蓋上層浮土,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在肥料施用上應以有機肥為主,每株可用餅肥60千克或雞糞每株3-5千克,結合整地一併施入穴中。同時適時多追肥,防止落花落果。夏季應多施磷、鉀、硼肥,少使氮肥。適度噴施防落果素效果為好。

定植3年後於小暑至立秋間,當果實由綠變黃,但尚未完全變黃時,摘下全穗果實曬乾。如遇雨天可用微火烘烤,火不宜過大,以免油質揮發影響質量。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