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

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疾病是機體在外界和體內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穩態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生命活動障礙。在此過程中,機體對病因及其造成的損傷產生抗損傷反應,陰陽失調,精、氣、血、津液代謝紊亂,臟腑經絡組織功能失常或形態結構上發生病理改變,病人出現各種症狀、體征及社會行為異常,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和生命質量降低。病機則是從整體上和動態中對患病機體所呈現的病理狀態和病理變化的高度概括,它揭示了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轉歸的本質特點和基本規律,因而也是人們認識疾病證候的臨床表現並進行診斷辨證、預防治療的內在根據和理論指導。病機學,是指以中醫學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經絡、病因學等為理論基礎,研究和闡明疾病發生、發展與演變的基本規律的基礎學科,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病機之名,首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審察病機,無失氣宜」和「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先秦兩漢時期,病機學已經基本形成,其中《黃帝內經》奠定了病機理論的基礎,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精闢地闡述了外感傷寒病證六經病機變化與其傳變、轉歸規律,並對臟腑、經絡、氣血、痰飲等病機有所發展,凸現了病機學與臨床應用的結合。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作為中醫學最早的病因病機學專著,對病邪入侵的途徑、發病條件及病機過程和轉歸,都有較為深入的論述。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總結出小兒臟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機特點,對兒科病機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金元四大家對中醫病機學說的發展各有建樹,如劉完素提出「六氣皆從火化」及「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論點,闡發和充實了實火病機;張從正認為病由邪生,強調治病以驅邪為首務,邪去則元氣自復,從一個側面闡明了邪與正的辯證關係;李杲提出「陰火」概念,認為「火與元氣不兩立」,進而論述了內傷與陰火的病機;朱震亨提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發揮了陰虛相火病機,並對「六郁」病機有創見性的闡釋。明代趙獻可《醫貫》、張介賓《景岳全書》重視命門水火與腎陰、腎陽的關係,《理虛元鑒》提出虛證病機本於肺、脾、腎之論點等,對臟腑病機的闡發均有獨到之處。明末吳又可《瘟疫論》對瘟疫病機的闡發,清代葉桂《外感溫熱篇》闡發溫熱病衛、氣、營、血病機變化及其傳變規律,吳塘《溫病條辨》論證溫熱病三焦傳變機理,薛雪《濕熱病篇》論述濕熱為病之病機變化等,使外感熱病的病機理論日臻完備。此外,王清任《醫林改錯》對血瘀病機的發揮及氣虛可致血瘀的論述,亦屬新的創見。唐宗海《血證論》從陰陽氣血水火立論,側重出血病機的闡述,發展了氣血病機理論。

近幾十年來,中醫病機學得到了較大發展。一是病機理論的系統、規範和豐富。一批病機學專著的問世,標誌著病機理論的完善、系統和規範;新的病機觀點如病機層次說、瘀同源互結說、體質病機說等的湧現,使病機理論不斷豐富。二是利用包括現代醫學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和手段來研究中醫病機理論,如對陰陽失調和腎虛、脾虛、肺氣虛、肝火旺等病機的研究,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各異、病人體質的差異、疾病發生部位的不同等,因而產生全身或局部各個層次複雜的病理變化。因此病機也包括多個層次的內容:一是發病病機,著重闡述發病的基本原理、影響因素及發病的途徑、形式等;二是基本病機,主要揭示機體對於致病因素侵襲或影響所產生的各種病理反應最基本的機制,即病理變化的一般規律,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津液代謝失常、內生五邪等;三是系統病機,主要闡發機體臟腑經絡組織等不同方面的病理反應過程,包括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四是疾病病機,主要闡述某一類或一種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如外感熱病病機(外感六經病機、衛氣營血病機、三焦病機)、中風病機等;五是症狀病機,即對疾病具體症狀發生機理的闡述研究,包括全身症狀和各系統疾病常見症狀之發生機理;六是疾病傳變與轉歸機理,即主要從疾病演變規律的角度來研究探討病機。本章主要介紹發病病機、基本病機和病傳與轉歸機理。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