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萬全醫德觀照

萬全(1495~1580),又名全仁,字事,號密齋。湖北羅田人,他以兒科及婦科見稱。本文主要通過還原一個真實的、可以親近、甚至可以比肩的萬全,來探討名醫醫德觀,以警示世人。


見利焉敢忘義

萬全三世家傳幼科,著述頗多,發展與完善了中醫兒科學理論,影響巨大。

萬全自幼習儒,儒家「仁」的思想貫穿於他的行醫生涯。萬全認為:「醫者,仁術也,博愛之心也,當以天地之心為心,視人之子猶己之子,勿以勢利之心易之也。」遇有求救,無論貴賤親疏,均不辭辛勞,跋山涉水,一心赴救。他還毅然決然地致力於著書立說,捨一己私利以利天下,將萬氏家傳絕學公之於世。


不在利只在信

一子病瀉十餘日不止,病家惟恐萬全不肯用心,取白金二兩送禮。萬全感到人格受到侮辱,耐心向病家解釋,並精心治療,一劑而愈至精至誠,終於贏得了病家的信賴與尊敬。

一子患咳嗽,其父與萬全積有宿怨,先後請數醫,病延七月反重。事急不得已,才請萬全。萬全以活人為心,不計前嫌。經詳察細審,告之能愈,但須假以一月。輾轉治療十七日而愈,謝歸。萬全有如此胸襟,終能化解積怨。自古以來,醫患之間最需要的是信任。而患者對醫者的不滿於今尤烈。尋找失落的誠信,是重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前提。


重義不諱言利

萬全在行醫生涯中,經常遇到患者發自肺腑的感激、尊重和禮遇。萬全並不諱言,診病歸來,在自己的醫案中自然地流露內心的喜悅。有一次,英山縣大尹子病驚風,取至聖保命丹治之,搐止。對萬全的精湛醫術佩服至極,讚賞有加,「留住數日,厚待而歸」。

大概其收穫最豐的一次是:湖廣右布政孫小姐,瀉兩月猶未止,諸醫治之不效。差人召萬全,先進白朮散作大劑以代湯,再以前方減干葛加陳皮調治半月而效,「公大喜,給付冠帶、儒醫匾、白金一十兩。此萬曆元年九月初四日也,本縣大尹唐百峰行之。」 十兩白金不菲矣。比起清代鄭板橋的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而且明碼標價的只是白銀,自不可同日而語耳。「儒醫」匾額,對於萬全來說,更是最高的精神褒賞,足堪慰其平生之願。


掩卷長思義利

萬全重義守信而不諱言利,他率真的「獨白」使我們觸摸到一個活生生、坦蕩蕩的靈魂。對於「利」可以欣然接受,但需要冷靜平和,不能放棄「義」的底線。義利觀問題是自古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常辨常新的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核心問題。義是人的行為活動所應當遵循的蘊含超功利色彩的原則和標準,體現著人的尊嚴和崇高。利引申為利益、功利,在傳統哲學和現實生活中,習慣使用利在狹義上的含義(僅指物質利益)。義利觀就是如何看待倫理道德(義)與物質利益(利)的關係。義與利,並非冰炭不同途,水火不相容。孔子主張「義然後取」,荀子指出「先義而後利者榮」,朱子直言「正其義則利自在」,而明代的宰相張居正則提出「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從「義」出發的「利」本來無可非議。醫德評判必須參照當時社會的共識,脫離了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現實的不恰當的判斷標準,反而會消極地陷入「義或有不利」的泥淖。

審視萬全的醫德,正是為了對照與拷問自己。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有助於指明方向,昇華境界,激發積極性與創造力,促進衛生事業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醫改的深入,在繼承和發揚優良醫德傳統的同時,醫德規範正不斷發生嬗變與重建。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