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對望色的論述

《內經》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外在局部的病變,如面、舌體等可以影響到全身,而體內的氣血、臟腑、經絡等的病理變化,必然會在體表相應的部位反映出來。正如《靈樞·本髒》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而在望診中以望色為主,因「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可見,顏面之色與目之神氣皆為臟腑經脈精氣匯聚之處,也是其精氣盛衰、功能強弱最集中、最顯著的外在徵象。因此,通過察色也就可以測知臟腑精氣之常與變。

顏面之色

顏面之色分為常色和病色兩類。常色指正常人的面色,光明潤澤,含蓄而不顯露,這是有神氣、有胃氣的表現,提示氣血津液充足,臟腑功能正常。但這種常色會隨稟賦不同、地域差異、工作環境不同、情緒、運動、日曬等因素而有偏紅、偏白、偏黑、偏黃的差別,但只要不失明潤含蓄的特徵,就屬常色。我國大多數民族屬黃色人種,底色為黃色,正如《素問·五臟生成》所云:「凡相五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能死。」指出觀察面色,只要面色為黃色,目色為其他任何顏色均可以存活,同時也說明了胃氣的重要性。

而臨床察證,察的是不正常之色,即病色。病色則有善惡之分。所謂善色,指色光明潤澤,雖病而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多見於新病、輕病、陽證。如《素問·五臟生成》云:「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所謂惡色,即指色枯槁晦暗。說明臟腑精氣已衰,胃氣不能上榮於面,多見於久病、重病、陰證。如《素問·五臟生成》云:「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素問·脈要精微論》亦云:「不欲如赭,不欲如鹽,不欲如蘭,不欲如黃土,不欲如地蒼。」以上均為對惡色很形象的描述,其病預後多凶險。

此外,《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出:「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以具體實物的顏色作對比,形象化地闡明了依五色來判斷五臟精氣盛衰及五色「欲」與「不欲」的要點。欲:指五種顏色中,無論哪種顏色,當以明潤光澤、含蓄不露為善、為順,說明五臟精氣、經脈氣血未衰,或衰之不甚,患病尚輕,預後不良;不欲,言五色無論哪種顏色,若枯槁晦暗、彰然外露為惡、為逆,說明五臟精氣、經脈氣血衰敗,主病甚重,預後不良。一旦五臟精華畢露、浮越於外、毫無含蓄,則為壞象。顯示胃氣衰絕而五臟衰敗,真氣外洩,是疾病趨向死亡的先兆,後人謂之「真髒色」,多表現為「迴光返照」、「殘燈復明」,故經曰:「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色診部位與臟腑關係

《內經》分別在《靈樞·五色》和《素問·刺熱論》中論述色診部位與臟腑的關係。

《靈樞·五色》中有「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色各有髒部,有外部,有內部也」,「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裡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藏六府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其部位具體於面部,如圖所示。

《素問·刺熱論》則結合顏面配屬臟腑確定了疾病的位置:「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指出不同臟腑發生熱病所對應的顏面部位是不同的,其中肝與顏面的左頰相應,心與額部相應,脾與鼻部相應,肺與右頰相應,腎與下頜部相應。

以上兩種方法,也可以說是《內經》關於面部分候臟腑的兩種不同學說,均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一般內傷雜病多應用《靈樞·五色》面部分候臟腑,而外感熱病則多按《素問·刺熱》面部分候臟腑。

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分別見於不同的臟腑和不同性質的疾病。《內經》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色也歸屬於五行系統中,分別與五臟相對應:「青為肝,赤為心,黃為脾,白為肺,黑為腎。」(《靈樞·五色》)關於五色主病所對應的疾病性質,《靈樞·五色》也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即根據病人面部五色變化以診察疾病。《靈樞·五色》又云:「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濃,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明確了疾病的性質:色見黃赤,多屬風類疾病;青黑色,多為血氣凝滯,屬於疼痛類疾病;色見白色,多屬寒性疾病;色黃而局部軟如膏,皮膚潤澤的,為癰膿已成;赤色深的為有留血。

色的變化

對於望面部的病色,除一般的觀青赤黃白黑各有所主之病外,《內經》更是總結了察色之浮沉、夭澤、散摶及上下四大要點。其臨床診斷意義在於:「察其浮沉,以知淺深」,以色浮者為病淺,色沉者主病深;「察其夭澤,以觀成敗」,據面部之夭枯與潤澤判斷病之預後;「察其散摶,以知遠近」,以色散而不聚為病程短暫,色聚而不散為病程久遠;「觀色之上下,以知病處」,以病色在面部上下臟腑肢節所應部位,瞭解病在之處。最後,再次強調醫者察色當「積神於心」,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方可掌握疾病之發展變化,此與《素問·脈要精微論》「持脈有道,虛靜為保」的精神一脈相承。

後世發揮

《內經》中對望色的詳述與總結,對後世中醫望診學說的形成具有指導意義,清·汪宏《望診遵經》據此而倡望診十法:浮沉、清濁、微甚、散摶、夭澤,用以鑒別疾病之表裡、陰陽,虛實、新久及輕重。其書就浮沉言:「色顯於皮膚間者,謂之浮;隱於皮膚內者,謂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裡。初浮而後沉者,病自表而之裡;初沉而後浮者,病自裡而之表。」就清濁言:「清者清明,其色舒也;濁者濁暗,其色慘也。清者,病在陽;濁者,病在陰。自清而濁,陽病入陰;自濁而清,陰病轉陽。」就微甚言:「色淺淡者謂之微,色深濃者謂之甚。微者,正氣之虛;甚者,邪氣之實。自微而甚,則先虛而後實;自甚而微,則先實而後虛。」就散摶言:「散者疏離,其色開也;摶者壅滯,其色閉也。散者病近將節,摶者病久漸聚。先摶而後散者,病雖久而將澤;先散而後摶者,病雖近而漸聚。」就夭澤言:「氣色滋潤謂之澤,氣色枯槁謂之夭。澤者主生,夭者主死。將夭而漸澤者,精神復盛;先澤而漸夭者,氣血益衰。」這些論述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內經》望色診病之內容。

總之,《內經》望診方面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其中尤以色診的內容最具特色,其注重面部五色的望診,並且從整體觀念出發,重視其動態變化以及出現的不同部位,為後世中醫望診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成為後世醫家研究色診的重要依據,充分體現了內經望診理論體系的精髓所在。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