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關脈、斜飛脈詳細介紹

寸口脈的寸關尺三部是通過走行於腕關節內側的橈動脈的跳動來測定的。從解剖學上看,橈動脈一般走行於腕關節橈骨內側而上至魚際,橈骨處為關,上為寸,下為尺。但也可因生理性的變異或外傷等而他橈動脈反行於腕關節的背而,因而動脈的位置也相應在寸口,即橈骨的背而。由於其背反於正常的寸關尺部位,故稱「反關脈」;脈從尺部斜向虎口腕側的叫「斜飛脈」。反關脈,斜飛脈可見於一隻手,也可見於兩隻手。反關脈,斜飛脈的部位,取法與正常寸關尺所反應的意義相同。由於其多半屬於先天性橈動脈畸型,放沒有什麼殊特的臨床意義。

反關脈最早見於唐·啟玄子王球所著的《黃帝內經寨問注》。《紊問·大奇論》日:「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己;胃脈沉破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王冰注日:「外數,謂不當尺寸而破擊於臂外。」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引鄒丹源日:「此即反關脈也,謂其不行於關上,而見於關外,故日反關也。其部位取法也與正同,然有兩手俱反者,有只一手反者,《內經》此節,特殊胃—部之主治,若心脈肝腎亦可以三隅反矣。」按:《素問·大奇論》所講的「脾脈外鼓」等是否反關脈值得商榷;因為:《紊問-大奇論》提到「破」者,計有五處。如「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破皆為瘕」;「脾脈外歧、沉為腸澼,久自己」;「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少氣味一韭英而死」。五處之「歧」似為動詞,吉鼓動搏擊之意,似非是數搏一類名詞,所以認為王冰之注為反關之脈似欠妥當。故反關脈一名,應不始於《內經》而始於王冰。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