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丸

黃連丸--《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別名】黃連阿膠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處方】黃連30克,茯苓60克,阿膠30克(炙)。

【製法】先搗黃連、茯苓為末,調阿膠為丸,曬乾。

【功能主治】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時用溫開水送下。漸加至60丸。

【摘錄】《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黃連丸--《朱氏集驗方》卷六

【處方】黃連 吳茱萸

【製法】上二味各等分,同炒令紫,色不得過黑,去茱萸,只以黃連一味軟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止血。治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米飲下30~50丸,每日二服;更以胃風湯煎,如法吞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

黃連丸--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張文仲方》,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處方】黃連4兩,黃柏3兩,阿膠(炙)1兩,梔子1兩,蒲黃1兩,當歸1兩半,黃芩2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破血止痢。主治產後赤白下痢,腹中絞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60丸,以飲送下,日3次,夜1次。

【摘錄】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張文仲方》,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一八○

【處方】黃連(去須)1兩1分,艾葉(炒)3分,升麻3分,防風(去叉)半兩,樸消2兩,大黃(銼,炒)3分。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齆鼻。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後臨臥以溫水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八○

黃連丸--《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別名】黃連阿膠丸、阿膠丸、小黃連阿膠丸

【處方】黃連1兩,茯苓2兩,阿膠1兩(炙)。

【製法】先搗黃連、茯苓為末,以少許水溶阿膠為丸,眾手丸之,曬乾。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疼痛;及肺熱咯血,諸疳熱瀉。

【用法用量】黃連阿膠丸(《局方》卷六)、阿膠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莊氏家傳》)、小黃連阿膠丸(《得效》卷十二)。

【摘錄】《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黃連丸--方出《醫心方》卷十一引《傳信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別名】羚羊角丸

【處方】黃連2兩半,黃柏1兩半,羚羊角半兩,茯苓半兩。

【製法】上為散,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一切熱痢及休息痢,日夜頻並;兼治下血黑如雞肝色,或蠱痢腹中痛.有膿血下者。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準繩·類方》卷六)。

【摘錄】方出《醫心方》卷十一引《傳信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黃連丸--《聖惠》卷五

【處方】黃連1兩(去須),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實熱,多渴心煩;時氣煩熱口乾,頭目昏痛;食已如饑,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後以粥飲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摘錄】《聖惠》卷五

黃連丸--《聖惠》卷六

【處方】黃連(去須)1兩,川大黃(銼碎,微炒)1兩,苦參(銼)1兩,防風(去蘆頭)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川升麻1兩,牛蒡子(微炒)1兩,木通(銼)1兩,秦艽(去苗)1兩,黃芩1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臟風毒攻皮膚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漿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六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處方】黃連(去須)半兩,黃柏(去粗皮,炙)半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脫肛。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早、晚食前以米飲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黃連丸--《外台》卷二十五引《張文仲方》

【處方】黃連末。

【製法】雞子白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以飲送下,每日3次。

【摘錄】《外台》卷二十五引《張文仲方》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黃連(去須)半兩,黃柏(去粗皮)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銼,炒)半兩,梔子仁半兩,黃藥子半兩,郁金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貝母(去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款冬花半兩,黃明膠(炙令燥)半兩,白芥子半兩。

【製法】上為末,研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疸。身面黃,心懊痛,小便黃赤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麥門冬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

黃連丸--《聖惠》卷九十三

【處方】黃連1兩(去須,微炒),蚺蛇膽半兩,蕪荑1兩(微炒)。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久痢,腸頭挺出。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摘錄】《聖惠》卷九十三

黃連丸--《普濟方》卷一七八引《聖惠》

【處方】黃連2兩(去須),苦參1斤,麝香1錢。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煩熱悶亂。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以茶送下,1日2次,任意喫茶,不限多少;一方用粥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八引《聖惠》

黃連丸--《醫方類聚》卷一二五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黃連(去須)1兩,菟絲子(酒浸3日,曬乾,別研末)1兩,五味子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1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磁石半兩(燒赤,醋淬7遍,研,水飛過),雞??胵中黃皮1兩半(微炙)。

【製法】上為末,入研了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腎,小便多白濁或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飲嚥下。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二五引《神巧萬全方》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十三

【處方】黃連(去須)3兩,人參1兩半,生薑(薄切,焙乾)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萎蕤1兩,豉1合(炒)。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勞風。發熱,煩悶,不能食;兼數欠,眠睡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以米飲送下,1日2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三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處方】黃連(去須)1兩,白蕪荑(去皮,炒)半兩,麝香(研)1錢。

【製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匿蟲),或口齒生瘡,或肛門傷爛。

【用法用量】1-2歲每服10丸,以溫米飲送下,每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處方】黃連(去須,炒)2兩,木香1兩,吳茱萸(湯洗3遍,炒干)1兩。

【製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後一切痢疾,無問冷熱,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黃連丸--《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處方】陳倉米4分,黃連4分,乾薑4分。

【製法】上為末,緩火炒令色變,納2顆雞子白中,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以好無灰酒溫1盞送下。至晚間痢赤色當變白,明旦即愈。

【摘錄】《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栝樓根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梔子仁(微炒)1兩半,香豉(炒黃)2兩半。

【製法】上為末,煉蜜和劑,更於鐵臼內塗酥杵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胸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午食後以溫漿水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黃連丸--《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師方》

【處方】黃連3兩,烏梅肉1升,乾薑2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後冷熱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飲送下,1日2次。

【注意】忌豬肉。

【摘錄】《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師方》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處方】黃連(去須)1兩,龍骨1兩,苦參1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熟艾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