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膏

琥珀膏--《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琥珀一兩,木通、桂心、當歸、白芷、防風、松脂、硃砂(研)、木鱉(去殼),各半兩;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

【炮製】上件藥,先用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五味搗,羅為末,其餘藥並細,以油浸一宿,於鐺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濾出。次下松脂末,濾去渣,再澄清油,卻安鐺中慢火熬,下黃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軟得所,入琥珀等末攪令勻,於瓷器內盛之。

【功能主治】治頸項瘰行,及發腋下,初如梅子,腫結硬強,漸若連珠,不消不潰,或穿穴膿潰,肌汁不絕,經久難瘥,漸成嚳疾,並治之。

【用法用量】每使時看大小,用火勻攤,貼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琥珀膏--《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處方】琥珀30克,木通、 桂心,當歸、白芷、防風、松脂、硃砂(研)、木鱉(去殼)各15克,麻油1千克,丁香、木香各22克。

【製法】上藥先將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五味搗羅為末,其餘藥一併細銼,以油浸一宿,慢火熬,候白芷焦黃,濾出,次下松脂末,濾去滓,再澄清油,卻安鍋中慢火熬,下黃丹500克,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軟得所,入琥珀等末,攪令勻,於瓷器內盛之。

【功能主治】治頸項瘰疬,及發腋下,初如梅子,腫結硬強,漸若連珠,不消不潰,或穿穴膿潰,肌汁不絕,經久難愈,漸成瘺疾者。

【用法用量】每使時看大小,用火熁紙上勻攤,貼患處。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琥珀膏--《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大黃、樸消各30克。

【製法】上藥研為末,大蒜搗膏和勻。

【功能主治】消積除痞。治積聚痞塊。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琥珀膏--《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大黃60克,郁金、 南星、白芷各30克。

【製法】上藥研為細末,用大蒜頭去殼搗爛,入上藥再搗,調入酒5~10毫升,調勻。

【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治氣血凝滯,結成流毒,皮色不變,漫腫無頭,但未成膿者。

【用法用量】遍敷腫處,紙蓋。隨有熱痛,又有不痛,俱待藥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挑去泡中黃水,膏貼之,自效。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琥珀膏--《醫宗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定粉30克,血余24克,輕粉12克,銀朱21克,花椒14粒,黃蠟120克,琥珀(末)1.5克,麻油360克。

【製法】先將血余、花椒、麻油熬焦,撈去滓,下黃蠟,熔化盡,用夏布濾淨,傾入瓷碗內,預將定粉、銀朱、輕粉、琥珀四味,各研極細,共合一處,徐徐下入油內,用柳枝不時攪之,以冷為度。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化腐生肌。治髮際瘡,生髮際邊,形如黍豆,癢疼堅硬,頂白肉赤,及諸般瘡瘍。

【用法用量】用綿燕脂或紅綿紙攤貼患處。

【摘錄】《醫宗金鑒》卷六十三

琥珀膏--《李氏醫鑒》卷五

【處方】大黃2兩,樸消1兩,麝香1錢。

【製法】上為末,以大蒜同搗為膏。

【功能主治】積聚症瘕。

【用法用量】攤貼,外以油紙覆縛。

【摘錄】《李氏醫鑒》卷五

琥珀膏--《惠直堂方》卷三

【處方】黑沙糖(慢火熬成小球,燒存性)。

【功能主治】嵌甲。

【用法用量】每1錢加輕粉2分,麝香少許,麻油調敷。甲入肉者,1-2日即去。

【摘錄】《惠直堂方》卷三

琥珀膏--《回春》卷八

【處方】沉香1錢,嫩松香8兩,乳香1錢,沒藥1錢,銀朱1錢,血竭1錢(為末),香油4兩。

【製法】上將沉香入香油內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松香,文武火不住手攪,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沒藥、銀朱、血竭,攪入膏內,令勻,退火毒,用油紙攤貼。

【功能主治】癰疽發背,諸般腫毒,久年頑瘡。

【用法用量】外貼。

【摘錄】《回春》卷八

珀膏--《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錦紋大黃。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流注及瘀血頑痰,結成腫塊。

【用法用量】搗大蒜調敷。即痛1-2時,無妨。至次日去藥,發斑或起泡,挑破流水,用月白珍珠散摻之即干,或用西聖膏貼之,以消余腫。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琥珀膏--《仙拈集》卷一

【處方】蘄艾、獨蒜、川山甲。

【製法】上為末,入食鹽、米醋、搗成餅。

【功能主治】痞證。

【用法用量】量痞大小貼之。兩炷香為度,化為膿血,從大便出。

【摘錄】《仙拈集》卷一

琥珀膏--《瘍醫大全》卷十一

【處方】蕤仁(去油膜)2兩,大珍珠2錢,琥珀2錢,象牙末2錢,硃砂(水飛)2錢,白硼砂2錢,玄明粉2錢5分,麝香1分,冰片1分。

【製法】上為極細末,煉白蜜調膏。

【功能主治】七十二種眼證。

【用法用量】點之。

【摘錄】《瘍醫大全》卷十一

琥珀膏--《醫學綱目》卷十九引朱丹溪方

【處方】歸須1兩,川芎1兩,黃耆梢1兩,蜂房1兩,細辛1兩,皂角1兩,升麻1兩,甘草梢1兩,蓖麻子1兩,大鱉子1兩,芍葯1兩,白蘞1兩,獨活1兩,川椒1兩,稿本1兩,防風梢1兩,枸杞子1兩,菖蒲1兩,降真香1兩,官桂1兩,瓜蔞1兩,蘇木1兩,白芷1兩,杏仁1兩,黃連1兩,槐枝1兩,琥珀2錢半,沉香2錢半,木香2錢半,丁香2錢半,藿香2錢半,零陵香2錢半,雲母石2錢半,乳香2錢半,雄黃2錢半,硃砂2錢半,安息香2錢半,甘松2錢半,輕粉1錢,麝香1錢,發灰5錢,白杋(枯)1兩(以上16味為極細末),羊腎脂4兩,蟾酥2兩,香油4斤,黃丹。

【製法】上先以前26味銼,捶碎,用水5升,文武火熬至2升半,去滓;再用水5升,又熬至2升半,去滓,與前汁一處慢火煎,用槐枝不住手攪成膏,用瓷器盛,頓起;將後琥珀等16味研為極細末,用紙包起,於前膏內下淨羊脂4兩,真酥2兩,同膏入香油內攪令勻,以文武火熬膏內水盡,用紙捻點油燒不爆為度;漸入黃丹,以2兩5錢重為一次,仍用槐枝不住手攪,滴水中不散,軟硬得所,如軟添黃丹,如硬添油,再上火熬,卻入前藥細末5兩,微煎數沸,用瓷器盛貯。

【功能主治】五發惡瘡,疔腫,瘰疬,遠年冷疳、痔漏,一切無名惡瘡,蛇傷、蠍嚙、犬咬。

【用法用量】如用,於紙上攤之,量瘡口大小。

【摘錄】《醫學綱目》卷十九引朱丹溪方

琥珀膏--《聖惠》卷七十八

【別名】琥珀煎

【處方】琥珀1兩(細研),生地黃汁1中盞,生薑汁半合。

【製法】上以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產後血氣上攻,嘔逆煩悶。

【用法用量】琥珀煎(《聖濟總錄》卷一六○)。

【摘錄】《聖惠》卷七十八

琥珀膏--《聖惠》卷六十六

【處方】琥珀1兩(細研),丁香3分,木香3分,桂心半兩,硃砂半兩(細研),木鱉子半兩(去殼),當歸半兩,白芷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木通半兩,垂柳枝3兩,松脂2兩,黃丹7兩,油1斤2兩。

【製法】上琥珀、丁香、木香、桂心、硃砂為細末,其木鱉子以下6味並細銼,以油浸1宿,於淨鐺內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色漉出,次下松脂令消,綿濾過,澄油清,卻安鐺內慢火煎,下黃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色黑,滴於水碗內,看軟硬得所,入琥珀等末攪令勻,傾於瓷盆中。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消腫。主治瘰疬及一切風氣結核,堅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時,看大小,火畔熁,以紙上勻攤貼之,1日2度換之。

【摘錄】《聖惠》卷六十六

琥珀膏--《聖惠》卷六十三

【處方】琥珀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硃砂1分(細研),丁香1分,木香1分,當歸1分,白蘞1分,芎?1分,木鱉子1兩(去殼),亂髮1兩(燒灰),生地黃2兩(切),垂柳枝3合(銼),槐枝3合(銼),松脂1兩,黃丹5兩,清麻油15兩。

【製法】上丁香、木香、當歸、白蘞、芎?為細散,以琥珀、雄黃、硃砂相和,細研,候膏成,乃下余藥,並以油浸1宿,淨鐺內煎煉,以地黃色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於鐺內慢火熬藥油,相次入黃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色黑,取少許滴於水內,看硬軟得所,入琥珀等攪令勻,傾於不津器內盛。

【功能主治】一切惡毒瘡腫,堅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時,看瘡腫大小,以故帛上塗貼,1日2度換之。

【摘錄】《聖惠》卷六十三

琥珀膏--《濟陰綱目》卷一○一

【處方】人參2錢,石菖蒲1兩,天門冬(去心)1兩,遠志(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1兩,白茯苓1兩,預知子1兩。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功能主治】瞳人倒側。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琥珀丸」。

【摘錄】《濟陰綱目》卷一○一

琥珀膏--《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琥珀末5分,定粉1兩,血余8錢,輕粉四錢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