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崑與《針方六集》

  【生平】

  吳崑(公元1552~約公元1620年),字山甫,號鶴皋、鶴皋山人、參黃子,安徽歙縣人。為明代著名醫家,擅長針灸。

  【著作與成就】

  吳崑除著有《針方六集》外,還著有《醫方考》、《脈語》、《素問吳注》、《藥纂》、《十三科證治》、《參黃論》、《砭炳考》)等醫籍。

  吳崑比較擅長針灸,在針灸方面著有《針方六集》,是其對針灸學術發展的最大貢獻。

  《針方六集》成書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是一部彙集前人針灸理論和實踐的針灸專著。

  《針方六集》全書共分六集,第一集為《神照集》,主要介紹經絡、腧穴、骨度分寸等內容,該集附圖相當全面,計有三十多幅;第二集為《開蒙集》,論及五門八法,注竇太師《標幽賦》,還有六十六穴日時主治穴、《難經》五門主治、十二經為病補母瀉子成法等內容;第三集為《尊經集》,摘錄《靈樞》、《素問》、《難經》等有關經典著作中的針灸論述一百四十八條;第四集為《旁通集》,論述針藥及針刺手法等;第五集為《紛署集》,共收錄腧穴641個(包括雙穴在內),列舉了腧穴的主治作用,並按照頭、背腰、耳、頸、肩、胸腹、四肢等各部排列,形式基本與《針灸甲乙經》相似;第六集為《兼羅集》,收輯了大量的針灸歌賦,如《玉龍歌》、《天元太乙歌》等。

  吳氏對針灸和藥物的作用也詳加比較,一方面強調:「是藥之多不如針之寡也」。認為藥品繁而不簡,不如九針方便;一方面又強調「針不難瀉實而難補虛」,認為針刺偏於瀉實,在補虛方面當以藥物為長。說明吳氏在針刺與方藥的比較是有自己見解的,他倡用針刺瀉實,用甘藥補虛。在針藥比較和運用方面創造了不少新的方法,突出了針灸治療方法與方藥治療方面的共通性,為研究針灸與方藥在治療上的關聯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綜上可見,《針方六集》在總結前賢針灸理論的同時,匯聚了吳崑自己的臨證經驗和見解,是針灸學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專著。該書內容詳盡,資料豐富,是明代以來研習針灸者的重要參考書之一。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