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革耳

【拼音名】Zǐ Ge ěr

【別名】革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貝殼狀革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us conchatus (Bull.ex Fr.) Fr.[Agaricus conchatus Bull.ex Fr.; Panus torulosus (Pers.) Fr.var.comchatus Karst.]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子實體,除去雜質,曬乾。

【原形態】子實體初期肉質,後變為強韌革質。菌蓋扁平,後為漏斗形,罕為貝殼形,直徑5-10cm;蓋面初時有細毛,很快消失,往往粗糙或有不明顯環紋,初時葡萄紫色,漸變為淡黃褐色或茶褐色,老後褪色為淺土黃色。蓋緣薄,粉狀,後期生稀條紋。菌肉白色,韌,後變為木栓質,菌褶延生,較密至稀疏,幅窄,往往在柄上交織,淡紫色至紫紅色,後變為土黃色;褶緣平坦。菌柄偏生,偶有側生,短,長2-3cm,粗1-2.5cm,紫色,有灰色軟毛,強韌,中實。囊狀體圓筒形、棒狀或紡錘形,無色,(36-50)μm×(8-14)μm。孢子卵狀橢圓形,無色,光滑,(6-7)μm×(3-3.5)μ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闊葉樹腐木或伐樁上。夏季叢生。

資源分佈:分佈於吉林、陝西、甘肅、河南、湖南、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菌蓋革質或半肉質,扇形、半球形或斜漏斗形,直徑4-8cm,紫葡萄色、紫褐色或菱色。邊緣內卷或常呈波狀,表面具細絨毛或光滑,有輻射狀紋理。菌肉類白色。菌褶稍稀疏,類白色、淡紫色或淡黃褐色。菌柄側生或偏生,長1-4cm,直徑0.5-2cm,表面具淡紫色或淡灰色絨毛,中實,質韌。氣微,味淡。

【性味】淡;性溫

【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3g。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