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Xiāo

【別名】流離、鴟鴞(《詩經》),土梟(《爾雅》),服(《漢書》),天鳥(《周禮》鄭玄注),訓狐(《巴蜀異物誌》),山鴞(《漢書》晉灼注),畫鳥(《埤雅》),幸狐、車載板、快扛鳥、春哥兒(《綱目》),貓頭鳥(《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鴟鴞科動物斑頭鵂鶹的肉。

【原形態】

斑頭鵂鶹(《說文》)

體長可達30厘米。嘴黃褐,嘴緣綠黃。虹膜暗褐色。臉盤不發達,耳突缺如。頭和頸側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佈狹細棕白色橫斑,在頭頂者更細而密;眉紋白色;有些肩羽和大覆羽的外翈具有大白斑。飛羽黑褐色,外翈綴以三角形棕色以至棕白色緣斑,內翈有同色橫斑;翼緣白色。尾亦黑褐色,並具6條明顯的白色橫斑。頰、顎紋、喉部的塊斑以及下腹中央純白;尾下覆羽亦然,但有時微具褐色條紋;下體餘部深褐,滿佈白而沾棕的橫斑,但在下腹兩側呈似白色,而具深褐色縱紋;腋羽純白;腳羽亦白色。趾暗黃綠,而滿具棘狀硬羽;爪色更暗。

棲息於平原或丘陵,不甚畏光,常在晝間飛動,入夜更顯活躍。營巢於樹洞中。以齧齒類、小鳥和昆蟲為食。

【生境分佈】分佈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

甘,溫。

1《綱目》:甘,溫,無毒。

2《本經逢原》:甘,溫,小毒。

【功能主治】

治噎食,驚癇,鼠瘺,惡瘡。

1《本草拾遺》:主鼠瘺。

2《綱目》:治風癇,噎食。

3《醫林纂要》:壯筋骨,治頭眩。

4《隨息居飲食譜》:補虛勞,殺蟲,開胃消食,利噎,平驚。治痁瘧,癲癇,愈惡瘡鼠瘺。

【用法用量】內服:炙食或鍛存性研末。

【注意】《隨息居飲食譜》:孕婦忌服之。

【附方】

1治噎食:鵬鳥未生毛者一對。用黃泥固濟,鍛存性為末。每服一匙,以溫酒服。(《壽域神方》)

2治驚癇潮作仆地,口吐涎沫,無所覺知:雄鷗梟一枚(用瓦罐盛頓,以黃泥固濟,用炭火鍛紅為度,取出研細)。分作四服,入麝香少許,溫酒下;如不飲酒,以熟水調下亦得;十歲以上,可作六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惺神散)

【摘錄】《*辭典》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