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血

【出處】石血始載於《新修本草》絡石條下,云:此物生陰濕處,冬夏常青,實黑而圓,其莖蔓延繞樹石側。若在石間者,葉細厚而圓短……俗名耐冬,南山人謂之石血。《本草拾遺》謂:……若呼石血為絡石,殊誤爾。石血葉尖,一頭赤。所述形態,其原植物與今夾竹桃科植物石血相一致。

【拼音名】Shi Xue

【別名】對葉腎、紅對葉腎、拉屙腎、爬牆虎、鹿角草、石龍籐、九慶籐、爬山虎、茉莉籐、風車花、白花籐、魁星草、鐵信、鐵欄杆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石血的帶葉籐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var.heterophyllum Tsiang。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段,曬乾。

【原形態】常綠木質籐本。全株具乳汁;莖皮褐色,嫩枝被黃色柔毛;莖和枝條以氣根攀援樹木岩石或牆壁上。葉對生,具短柄;異型葉,通常披針形,長4-8cm,寬0.5-3cm,葉面無毛,葉背被疏短柔毛;側脈兩面扁平。萼片長圓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中部膨大,內面被柔毛;花藥內藏;花盤比子房短;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膏英雙生,線狀披針形,長達17cm,寬約8mm;種子線狀披針形,先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4cm。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野岩石上或攀伏在牆壁或樹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東、中南及河北、陝西、寧夏、甘肅、台灣、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籐莖纏繞或切成段,長短不一,直徑2-5mm,表面褐色,嫩枝被毛,有灰白色纖細的氣生根。葉對生,二型,一種呈狹披針形,一種卵圓形,先端長尖。質較厚,不易破碎。氣微,味微苦澀。

【化學成份】石血全草含牛蒡酚-4''-O-β龍膽二糖甙(arct-genin-4-O-β-gentiobicoide),β-絡石甙(β-trache1oside) ⅡA及ⅡB。後兩者互為異構體。

【性味】苦;微澀;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補腎止瀉。主治風濕久痺;腰膝酸痛;跌打損傷;腎虛腹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12-24g。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