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年蒿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拼音名】Shān Dao Nian Hāo

【英文名】Santonica Wormseed

【別名】驅蛔蒿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蛔蒿的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riphidum cinum (Berg et Poljak.) Pol-jak.[Artemisia cina Berg].

采收和儲藏:一般在8-9月花蕾含苞欲放時采收,以外觀由綠色變為黃綠色、頂端由尖而長變為圓而鈍、手握一把已不發粘、手鬆則刷的散開時最為適宜。如花蕾成熟時間先後參差不齊,應分批采收。採得的花蕾,需立即利用火炕、烤煙房、乾燥室等烘乾,或攤開放通風處迅速陰乾,不可日曬或堆放。

【原形態】蛔蒿 多年生草本。主根細或略粗,木千周,垂直;根狀莖短,具多年生木質菪養枝,營養枝灰褐色,初時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後脫落無毛。莖數枚或多枚,細、直立或下部稍彎曲,高20-40(-70)cm,具縱稜,下半部褐色,有光澤,上半部灰綠色;中部或下部開始分枝,枝細,斜向上;莖、枝初時被灰白色;中部或下部開始分枝,枝細,斜向上;莖、枝初時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後光滑。葉互生,小形,羽關深裂;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葉柄長2-4cm,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3-6cm,寬1.5-4.5cm,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每側有裂片3-4枚,小裂片狹線狀披針形,長2-5mm,具短尖頭,有時基部小裂片再分裂出1-2枚小裂片;中部葉卵形,-(至二)回羽狀全裂,基部有羽狀全裂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分裂或不分裂,狹線形。頭狀花序橢圓狀卵形或長卵形,無梗,直徑2mm,在小枝上排列成密集的穗狀,並在莖上組成狹窄而緊密的圓錐花序;總苞片4-5層,外層總苞片小,卵形,背面綠色,近無毛,邊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無毛,邊寬膜質或近半膜質;兩性花3-5朵,花冠管狀,黃色,簷部紅色,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線狀披針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稍叉開,具疣點及睫毛。瘦果,小、卵形,稍扁,無冠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生於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透水良好的砂質土或質灰壤土。我國東北、華北、西北部分地區和新疆有引種栽培。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山道年蒿的抗寒力較強,在濃陽地區基部覆土可以安全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或微鹼笥的砂質壤土為宜。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主要用種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兩種。直播可採用冬播和春播。冬播在北方於10月未封凍前播種;春播在剛化凍時播行距48-60cm,覆土1cm,每1hm2播種量450-540g。育苗可於冬末或早春2-3月播種,播種前先澆1次透水,待水滲下後,可立即開溝條播,行距17-20cm,覆細土1cm,以後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待苗高6-10cm時即可移栽。移栽一般在清明前後進行,按行距60cm、株距50cm定植。

田間管理 直播的在苗高7-10cm時,按株距33cm,留苗1-3株,並及時除草松土,苗松土,苗高30cm左右時,每1hm2可施過磷酸鈣150kg,硫酸銨150kg,溝施,注意勿撒在苗上,以免燒苗。苗期及孕蕾期要注意澆水。進入雨季後需注意排水,以防爛根。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爛根病。須選乾旱地區種植,並注意排水。蟲害有紅蜘蛛及堅固耐用蒿夜蛾。可用化學藥劑防治。

【化學成份】本品全草含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咖啡酸(caffeic acid)。花含α-山道年(α-santonin)1%-3.5%,苦艾素(artemisin)及揮發油1%-3%[油中主要為1,8-桉葉素(1,8-cineole)]等。葉中也含少量的α-山道年。本品中還分離到β-山道年(β-cintonin),3,4,5,7-四羥基-3-甲氧基黃酮-7-葡萄糖甙(transilin),及其他的甙元。

【藥理作用】山道年能興奮蛔蟲神經節,使其肌肉發生痙攣性收縮,因而不能附著於腸粘膜,而被瀉藥排出,排出的蟲體都是活動的。

【毒性】山道年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250-400mg/kg。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驅蟲。主治蛔蟲病;曉早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製成片劑及糖漿。

【各家論述】《中國藥植圖鑒》:為驅腸蟲劑。對蛔蟲有特效,對蟯蟲效較次。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