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

【出處】《吳普本草》

【拼音名】Pinɡ

【別名】賓草(《山海經》),大萍(陶弘景),芣菜(《本草拾遺》),四葉菜(《卮言》),田字草、破銅錢(《綱目》),四眼菜(《分類草藥性》),四葉草(《天寶本草》),夜合草(《廣州植物誌》),水對菜(《陸川本草》),夜關門(《重慶草藥》),水草頭、水金花頭、野連菜、十字草、夜裡串、夜爬山(《上海常用中草藥》),水羚羊、四瓣蓮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水浮錢、四蝶草、四面金錢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蘋科植物蘋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泥中,細長而柔軟,不實葉具長柄,長7~20厘米,葉柄頂端有小葉4片,十字形,對生,薄紙質;小葉倒三角形,長與寬1~3厘米,先端渾圓,全緣,葉脈叉狀,下面淡褐色,有腺狀鱗片。孢子果斜卵形或圓形,長2~4毫米,被毛,於葉柄基部側出,通常2、3個叢集,柄長1厘米以下,基部多少毗連;果內有孢子囊群約15個,每個孢子囊群具有少數大孢子囊,其周圍有數個小孢子囊。孢子期:夏秋。

【生境分佈】生於靜止淺水裡。常見於水池或稻田中。溫帶及亞熱帶均有分佈。

【性味】

甘,寒。

1《綱目》:甘,寒滑,無毒。

2《食物本草匯纂》:味辛酸,寒,無毒。

3《醫林纂要》:甘鹹,寒滑。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解毒,止血。治風熱目赤,腎炎,肝炎,瘧疾,消渴,吐血,衄血,熱淋,尿血,癰瘡,瘰疬。

1《本草拾遺》:搗絞取汁飲,主蛇咬毒入腹,亦可敷熱瘡。

2《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行水。

3《分類草藥性》:治婦女紅崩白帶,月經不調,退火消腫。

4《天寶本草》:清心解熱,去火毒。治螬疳,敷瘡,撥雲散霧。

5《陸川本草》:涼血,止血。治吐血,衄血,血熱。

6《南寧市藥物誌》:治熱淋。

7《四川中藥志》:治火眼紅腫,牙齦疼痛,熱淋尿血,除瘰疬、痔瘡和癰腫。

8《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退黃定痛,行氣逐瘀。治水腫腳氣,熱癤瘡毒,跌打扭傷,蟲螫咬傷及癰疔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大劑量3~5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

1治風火赤眼,腎炎、水氣腳腫、肝炎:田字草三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治瘧疾:鮮田字草三至五兩。發作前三小時水煎服;或用鮮全草揉細,發作前數小時塞鼻。(《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消渴:蘋(暴干),栝樓等分。以人乳為丸。(《本草拾遺》)

4治吐血:鮮田字草二兩,鴨肝一隻。共搗爛,開水燙熱頓服。(《陸川本草》)

5治熱瘡,腫毒:鮮蘋葉一握。洗淨並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6治婦女陰道紅腫:四葉草五兩。煎水兌白糖服。(《重慶草藥》)

7治療瘡:鮮田字草搗爛外敷,每日換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8治毒蛇咬傷:一鮮田字草全草適量,加雄黃末三錢,搗敷傷口周圍。二田字草(鮮全草)二至三兩,搗絞汁。冷開水送服,渣敷傷處。(《福建中草藥》)

9治外傷腰痛:先將鮮蘋全草六錢至一兩,和醋同炒,然後酌加水煎,溫服。(《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