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華

顏正華

顏正華,男,漢族,1920年2月出生,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0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他主編新中國第一部《中藥學》講義,構建了《中藥學》教材理論框架

他是孟河學派第四代傳人,諳熟本草,醫藥兼通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在藥王孫思邈塑像旁,一個古色古香的診室內,6名身穿白大褂的學生團團圍在一位精神矍爍的老人身旁。老人時而凝神定志為患者診脈問病,時而引經據典為學生講解方藥。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便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終身教授、國醫大師顏正華。每個週六,他都在這裡一邊出診,一邊帶教徒弟。他以89歲高齡,行醫70載,治癒病人無數;從教53年,桃李滿天下;創建中藥學學科,醫藥貫通。 


熟讀經典 師從名醫

他14歲步入岐黃,拜兩位名醫,背四大經典,是孟河學派第四代傳人。20歲懸壺應診,27歲中縣中醫狀元。

「老師,補血方中除了補血藥一般還用什麼?」學生問。顏正華隨口而出:「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此句出自李東垣《脾胃論》,可見顏正華對醫經典籍造詣之深。

1920年生於江蘇省丹陽縣的顏正華,14歲拜同邑著名儒醫戴雨三學習中醫,他是從背誦經典條文開始,步入岐黃的。戴先生要求徒弟必須熟讀四大經典。其間,顏正華背誦了《內經》的大部分內容、《傷寒論》全部內容及《金匱要略》中有處方的條文等,因此打下了堅實的中醫學理論基礎。都說「童子功終身受益」,顏正華少年時代誦讀記憶過的四大經典,很多條文爛熟於心中,伴隨他一生從醫之路,耄耋之年仍能流利背誦。

回憶年少時的學醫歷程,顏正華說:「當時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術,維持生計,後來便越來越喜愛中醫。」

談到對他影響最大的人,顏老說,當數楊博良。「如果我沒有跟隨楊博良先生學習,在臨床經驗的積累方面還可能要摸索更長時間,所以直接向名醫學習是學習中醫的絕佳路徑。」

顏正華17歲師從江蘇省名醫楊博良,楊氏為清末「孟河學派」著名國醫馬培之的再傳弟子,名震江、浙、皖數省,門庭若市,求診者日逾百人。顏正華師從楊博良3年,白天隨師侍診,晚上就住在楊老師家,整理病例、背誦醫經、練書法、習古文。顏正華以其穎悟和勤奮,深受楊氏賞識,因此得「孟河學派」真傳,成為孟河學派第四代傳人。

顏正華20歲師滿歸里,懸壺應診,譽滿丹陽。1947參加丹陽縣中醫統考,名列榜首。


創業兩校 創建學科

他開創了兩所中醫院校的中藥學科建設;主編了新中國第一部《中藥學》講義,主持編寫了我國中醫藥高校第一版《中藥學》教材,主編了第一部《高等中醫院校教學參考叢書·中藥學》。

成為中醫狀元的民間郎中,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大學教授,更沒想到會成為我國新中國高等教育中藥學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顏正華回憶,「讀大學對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只有很少的人才有幸能進入大學校門。」無疑,顏正華是幸運的。1955年3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剛剛成立的南京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學院前身)師資進修班深造。

1956年他在南京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擔任中藥教研組組長。當時,我國剛開始建立中醫學院,還沒有中藥學教材。顏正華晝夜奮戰,數月內主編了適合中醫本科學習的第一版《中藥學講義》,為南京中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前身)的建立及開設中醫學課程創造了條件。

1957年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剛剛成立,顏正華奉衛生部之命,調入北京中醫學院任教,當時全校只有4位老師。顏正華一來就開始講中藥學課程,並負責組建中藥學教研組,是教研組第一任組長。1958年,顏正華負責組建中藥系,該中藥系兩年後發展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是我國最早創建的中藥高等教育院系之一。顏正華任中藥教研室主任;1985年成立了中藥研究所,顏正華任中藥研究所名譽所長。

顏正華在中藥教學中,以藥物功效主治為核心,用性味歸經等藥性理論加以闡明,並結合臨床講授藥物的配伍、用量、用法及禁忌等。他帶領教師摘錄文獻卡片、編寫中藥學講義、籌建了學校最早的中藥標本室;還帶領學生上山採藥、製作標本。他的教學理念及方法,奠定了北京中醫學院中藥學科的教學基礎。

在中藥界,有「南凌北顏」之譽,說的是顏正華在上世紀60年代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凌一揆教授共同構建了我國《中藥學》教材的理論框架,擬訂了我國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1959年,顏正華和凌一揆等主持編寫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第一版《中藥學》教材。1963年顏正華主持修改審定該教材,習稱「二版教材」,「五版教材」由顏正華擔任副主編。《中藥學》教材的問世,確立了當代高等中醫院校中藥教學的基本框架與內容,也奠定了顏正華成為我國新中國高等教育中藥學學科的主要創始人和奠基人的地位。

從教53年,顏正華始終是我國編寫、修改、充實、提高《中藥學》教材的領軍人物。1986年,他主編的《臨床實用中藥學》出版,成為全國醫藥人員學習中藥的重要參考書。1991年,他主編的《高等中醫院校教學參考叢書·中藥學》出版,已經成為中藥學專業權威範式。2008年,他主編的《顏正華中藥學講稿》出版,奠定了臨床中藥學的基本內容。現今,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十一五』國家級本科規劃教材」版本的《中藥學》教科書,也是由顏正華主審的。他在長期的從醫執教過程中,筆耕不輟,已出版的著作達600萬字以上。

顏正華非常注重中藥學科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對身邊工作的每個中青年教師都精心培養,在備課、試講、編修講義、撰文著書、臨床治療及實驗研究等方面指導他們,使年輕教師迅速成長,中藥教學整體水平居全國領先行列。2007年,這支教學隊伍獲得教育部國家級中藥教學團隊和北京市中藥學優秀教學團隊。

前些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時常可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端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記筆記,老人正是顏正華。幾十年來,他的每一個研究生、博士生或中藥教研室的青年教師試講,他都要坐在課堂上親自聽課、指導。


濟世育人 繁茂杏林

執教53年,他帶教徒弟及碩、博學生39人,培養的數以千計的中醫藥學子已成為杏林棟樑之才。他傳岐黃薪火,堪為國醫師表。

「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中醫藥事業棟樑之才,是最幸福的事情。」談到學生桃李滿天下,顏正華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顏正華執教53年,為培養中醫藥人才嘔心瀝血。顏正華從1962年晉為副教授、1978年晉為教授、1979年為碩士生導師、1986年為博士生導師,先後為中醫藥專科、本科、西學中班、中藥研究生班等數十個班次的幾千名學生講課及帶臨床實習;同時,顏正華先後帶教了7名徒弟,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3人。

顏正華執教嚴明有方,不僅傳授書本知識,還結合科研工作培養中藥事業繼承人。

在藥性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顏正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中醫藥專家,如徒弟張冰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博士生鄭虎占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徒弟高雲艷、鄧娟等學術造詣頗深,研究生王育傑、周平安、劉玉德、王志斌等均成為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領軍人物。

在中藥延緩衰老研究方面,顏正華認為,人的衰老與機體的陰虛血瘀有關,遂主張補益肝腎之陰與活血化瘀並行的延緩衰老學術思想,他指導博士生鄭虎占、黃暉從事該課題研究,現在黃暉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

在中藥防治疑難病證研究方面,他指導博士生王志斌、苗明三、孟傑等及徒弟張冰、鄧娟、高承琪等進行脾胃病、呼吸病、高血壓等疑難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

這些學生秉承顏正華教授的學術思想,都成為了優秀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在中醫藥學的傳承中發揮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顏正華悉心培養學生,在學業上力求於嚴,在生活中寬厚仁愛,待學生如慈父。師從顏老多年的徒弟常章富,後來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授,60歲還經常陪顏老出診抄方。常章富至今還記得20年前老師親自下廚做的紅燒魚的美味,「那時每到週末,顏老的家就成了學生們改善伙食的『大食堂』。 」

顏正華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繼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指導老師」;2007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顏正華之所以成為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中藥學家、中醫教育家,源於他對中醫藥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高校停止招生,但為了培養中醫藥事業繼承人,顏正華在河南下放勞動時,積極與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溝通,要求開辦中藥學習班。勞動之餘,給學員講中醫藥課程,盡自己的力量減少文革對中醫藥事業的損失。另外,顏正華要求自己的子孫學習中醫,如次子從事中醫,小女兒從事中醫圖書管理,外孫女高琰於2006年以高分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七年制本碩連讀班。中醫藥事業在學校、在家中得以傳承,是顏正華最欣慰的事。

外孫女高琰從入大學開始,每週六都跟隨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