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蒿

【出處】《本經》

【拼音名】Mǎ Xiān Hāo

【別名】馬屎蒿(《本經》),馬新蒿(陸璣《詩疏》),爛石草(《肘後方》),練石草(《別錄》),虎麻(《唐本草》),馬尿泡(《山西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返顧馬先蒿等的莖葉或根。秋季採挖,去淨莖葉及泥土,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數叢生,細長纖維狀。莖粗壯中空,方形有稜。葉互生或有時對生,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5~5.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圓的重齒,兩面無毛或有疏毛;葉柄短。花單生於莖枝上部的葉腋;萼長卵圓形,前方深裂,齒2枚;花冠長2~2.5厘米,淡紫紅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狀,扭向後方,下唇大,有緣毛,3裂,中裂較小;雄蕊花絲前面1對有毛;柱頭伸出於喙端。蒴果斜長圓狀披針形,長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佈】生於草地及林緣。分佈東北及內蒙古、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安徽、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

苦,平。

1《本經》:味平。

2《別錄》:苦,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勝濕,利水。治風濕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結石,婦女白帶,疥瘡。

1《本經》:主寒熱,中風濕痺,女子帶下病,無子。

2《別錄》: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結氣,利水道小便。

3陶弘景:主惡瘡。

4《山西中草藥》:祛風勝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研末為散。外用:煎水洗。

【附方】

1治大瘋癩疾,骨肉疽敗,眉須墮落,身體癢痛:馬先蒿,炒搗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溫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後方》)

2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寤,小便少:馬先蒿根五錢,水煎服。

3治尿路結石,小便不暢:馬先蒿根四兩,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服,每天二次。

4治疥瘡:馬先蒿根適量,煎湯洗患部。(2方以下出《河北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