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天蓼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Mu Tiān Liǎo

【別名】天蓼(《藥性論》),籐天蓼(《本草拾遺》),天蓼木(《聖惠方》),含水籐(《中國樹木分類學》),葛棗、葛棗獼猴桃(《東北木本植物圖志》),馬棗子(《東北藥植志》)。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枝葉。

【原形態】落葉纏繞籐本,高達5米。老枝無毛,有灰白色小皮孔;髓大,白色,實心。葉互生;膜質,上半部或全部變白或黃色;闊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13厘米,寬4~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有毛;葉柄細弱,有時微有刺毛。雌雄異株;花通常單一,稀為3花,腋生,較大,逕達2.5厘米,白色而芳香;萼片5,卵狀橢圓形;花瓣5,倒卵形;雄花的子房無花柱,雄蕊多數;雌花有梗,獨生,雌蕊1,柱頭多裂,子房光滑,瓶狀。漿果黃色,熟時變橘紅色,卵圓形,長約3厘米,寬約1.3厘米,先端喙狀;種子多數,淡褐色。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喜生於深山林緣及山麓、河岸等處灌叢中。分佈東北、山東、陝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

【性味】

1《唐本草》:味辛,溫,有小毒。

2《品彙精要》:味苦辛,性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大風癩疾,癥積,氣痢風勞。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研末或釀酒。

【附方】

1治大風疾:天蓼(刮去粗皮,碎銼)四兩。以水一鬥,煎取一升,去滓,將汁煮糯米為粥,空心食之。如病在膈上即吐出,在中膈即汗出,在膈下即轉出,宜避外風。(天蓼粥)

2治白癲風:天麻一斤,天蓼木三斤。上藥,銼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銀鍋或石鍋中,煎至一斗二升,濾去滓,卻於慢火上,煎如稀餳,每於食前,用荊芥、薄荷酒調下半匙。(天麻煎)

3治氣痢久不止:預采木蓼曝干,用時拇羅為末,食前,粥飲調下一錢。

4補五勞,祛風益氣:天蓼木十斤(銼),秫米一碩,細曲十斤(搗碎),黑豆二鬥。上以水三碩,先煮天蓼木取汁一碩,去滓,其秫米,黑豆一處淨淘,蒸熟放冷,以藥汁都拌和令勻,入不津甕中密封,三七日開,溫飲一盞,日再為良。(天蓼木酒)(選方出《聖惠方》)

【備註】本植物的根(木天蓼根)、有蟲癭的果實(木天蓼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