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Hai Mǎ

【英文名】Sea Horse

【別名】水馬、馬頭魚、龍落子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三斑海馬、刺海馬、大海馬、冠海馬、小海馬等多種海馬除去內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u et Snyder2.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3.Hippocampus histrix Kaup4.Hippocampus kuda Bleeker5.Hippocampus coron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6.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

采收和儲藏:四季捕捉。捕後除去內臟,洗淨,曬乾;或除去外部灰、黑色膜和內臟後,將尾盤起,曬乾,選擇大小相似者,用紅線纏紮成對。

【原形態】

1.線紋海馬,體側扁,一般體長30-33cm,軀幹部七稜形,腹部稍凸出,尾部四稜形,尾端漸細,捲曲。頭部似馬形,與軀幹部垂直,頭冠矮小,頂端具5個短小棘,略向後方彎曲。眶上、頭側及頰下各棘較均較粗,亦稍向後方彎曲。體長為頭長4.5-6.2倍,頭長為吻長2-2.1倍,為眼徑5.5-8倍。吻細長,管狀,吻長稍大於眼後頭長。眼較大,側位而高,眼間隔小於眼徑,微隆起。鼻孔很小,每側2個,相距甚近,緊位於眼的前方。口小,前位,無牙。鰓蓋凸出,無放射狀脊紋,鰓孔小,位於頭側背方。肛門位於軀幹第11節的腹側下方。體無鱗,全為骨環所包,體部骨環11,尾部39-40,體上各環稜棘短鈍呈瘤狀,惟頸部背方中央脊紋較銳,具2突起狀棘和2頰下棘。胸鰭基部下前方各具1短鈍棘。背鰭18-19,較發達,位於軀幹最後2環和尾部最前2環的背方。臀鰭4短小。胸鰭18,短寬,略呈扇形。無腹鰭及尾鰭。各鰭無棘,鰭條不分支。體淡黃色或暗灰色,體側具細小的白色斑點或斑紋。

2.三斑海馬,體側扁,一般體長10-18cm,軀幹七稜形,腹部凸出,腹下稜較銳,尾部四稜形,尾端漸細,捲曲。頭冠生小,頂端具5個短小棘,體長為頭長5.3-6.5倍,頭長為吻長2.2-2.5倍,為眼徑5.3-5.9倍。吻細長,管狀,吻長稍大於眼後頭長,管狀,吻長稍大於眼後頭長。眼小而圓,眼上棘較發達,細尖,向後彎曲。口小,前位,鰓蓋突出,鰓孔小。頸部背方具一隆起脊。頰部下方具一細尖彎貢的頰下棘。體無鱗,由骨環所包,體環11;尾環40-41。背鰭20-21,位於軀幹最後2環及尾部最前2環的背方。臀鰭4,短小。胸鰭17-18,扇形。無腹鰭及尾鰭。體黑褐色。眼上有放射狀褐色斑紋。體側背方第1、4、7節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圓斑,故名。

3.刺海馬,體側扁,體長20-24cm。體棘、頭棘尖銳而特別發達;頭冠不高,具4-5個銳小棘。體長為頭長5.1-5.8倍;頭長為吻長2.1-2.3倍,為眼徑7.3-7.8倍,吻細長,管狀,吻長大於或等於眼後頭長。眼小,側位,較高。體部骨環11,尾部35-36背鰭18,臀鰭4,短小,胸鰭18,短寬。體淡黃褐色,背鰭近尖端具1縱列斑點,臀鰭、胸鰭淡色,體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

4.大海馬,體側扁,較高,體長20-24cm。頭上小棘發達,體上稜棘短鈍粗強,腹部凸出;頭冠較低,頂端具5個短鈍粗棘。體長為體高5.5-5.8倍;頭長為吻長2.2-2.3倍,為眼徑8.5-9.4倍。吻細長,管狀,吻長等於眼後頭長。鰓蓋突出,具放射狀脊紋。頭側及眶上、頰下各棘均較粗強。體部骨環11;尾部35-36。背鰭17,臀鰭4,胸鰭16。體淡褐色,頭部及體側有細小暗色斑點,且散佈細小的銀白色斑點。背鰭有黑色縱列斑紋。臀鰭、胸鰭淡色。

5.冠海馬,體側扁,較小,背部隆起,體長為體高7.5倍,為頭長5倍。頭長為吻長2.1倍,為眼徑5倍。頭冠特別高大,約等於吻長,頭冠頂端有4個突起。眼中等大,眼間隔中央凹,兩側各有一眶上突起。體部骨環10,尾部41。體環第1、4、10和尾環第4、10、15各節上的突起較長。背鰭13-14,臀鰭4,胸鰭14。體淡褐色,具暗色斑紋,有時亦呈黑褐色。背鰭亦具暗色縱帶。

6.小海馬,體側扁,較小,體長7.6-10cm,頭冠低小,上有5個短小鈍棘。體長為頭長4.5-7.8倍,頭長為吻長2.4-3.4倍,為眼徑4.1-6.4倍。吻管短於眼後頭長。鰓蓋凸出,無放射狀脊紋。頭側及眶上各棘均特別發達。體部骨環11,尾部37-38。以背側稜棘為量發達,其次為腹側稜棘,其他則短鈍或不明顯。腹部很突出不具稜棘。背鰭16-17,位於射干最後3環和尾部第1環的背方,臀鰭4,胸鰭12-13。體灰褐色,頭上、吻部、頰部及體側具不規則斑紋。腹緣黑褐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於近海藻類繁茂處,渡海時,頭部向上,用背鰭和胸鰭的扇動,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纏附於海藻莖枝上,以小型浮游甲殼動物為食。

2.棲息於近海內灣水質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區,以尾部捲纏在海藻上,體色常隨環境而變化。喜食活餌,以口吸食端足類、橈足類、糠蝦、毛蝦、磷蝦、螢蝦等浮游甲殼動物。本種產仔多,生長最快噗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

3.生態、分佈同線紋海馬。

6.棲息於沿海及內灣的中低潮線一帶海藻叢中雖個體小,生長慢,便適溫性大,成熟期早,飼養3-8個月即達性成熟,夏秋季為繁殖期,每胎產仔數10-400尾左右。

資源分佈:1.我國分佈於東海和南海。

2.我國分佈於東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已進行人工養殖。

3.生態、分佈同線紋海馬。

5.我國渤海有分佈,較少。

6.我國沿海均有分佈。

【栽培】

生活 習性,海馬為近海生活的魚類,尤喜生活於水藻、小甲殼動物較多,風浪不大的海域。海馬生活的最適溫度為19-32℃,最適海水的相對密度為1.005-1.027。

養殖技術,雄魚尾部腹面有育兒囊,並負有照管卵和仔魚的任務。雌魚性成熟後,在產卵期洩殖腔微微擴大,形成生殖乳頭(肛突)。海馬除1-2月外,皆能繁殖。性成熟的海馬發性一般多在上午表現為雌魚追逐雄魚,在此期間體表由黑色變為黃白色。雄魚表現為被動,雌魚追逐到一定時間,雄魚充兒囊就張開,其內排出透明的精液,充兒囊與雌魚肛突相接,雌魚排卵於大雄魚的充兒囊中。受精卵歷經20餘日,仔魚從育兒囊中排出,剛出生的海馬仔即能獨立生活。1次產海馬苗200-1000只。

飼養管理海馬多選擇分池飼養的方法。(1)飼養池的種類1沉澱池:池長50m,寬30m,其作用是沉澱海水中的泥沙。海水必須在該池中沉澱24h,方可放到養殖池內。

2養殖池:位於沉澱池一側,較沉澱池略低,池長30m,寬25m,深2.5m,供養成體海馬。3海馬苗繁殖缸:一般以缸直徑70cm,高80cm為宜,缸身埋於地下。專供海馬繁殖和飼養海馬苗,易於常投食和管理,便於觀察海馬荔的生活情況。

(2)放養,放養前,養殖池先進行洗刷消毒,以殺死敵害生物卵和魚的寄生蟲。然後向養殖池放沉澱過的海水,深度為1-1.5m,並測量池內水溫、比重,再放一定數量的竹片,作為海馬靜止時的附著物。放養時選擇體健發育良好,體長2-4cm的海馬苗放入池內。每畝約放養6000-10000只。放養後,池子的水門要關牢,防止池內水流失,一般3-5天換水1次,並嚴防外來敵害生物的侵入。全長5-6cm的海馬,可以攝食0.5-1.0cm的小蝦類,成魚期每日投餌2次,每日投餌量依海馬成長逐漸增加,一般相當海馬體重的6%-10%。

病害防治,海馬最常風的疾病是胃腸炎、車輪蟲病、脹膘病、氣泡病。胃腸炎是海馬災難性病害,死亡率高。可用抗生素防治。對車輪蟲病用8×10(-6)硫酸酮和10×10(-6)高錳酸鉀混合溶液浸浴15min ,效果顯著。對脹膘病要保持水抽清潔,氧氣充足,水溫穩定,避免強光。氣泡病防治,應注意避免強光直射,可針刺破氣泡放出氣體,或用2.4%的生石灰水浸浴10min或以1%-2%漂白粉進行治療。

【性狀】

性狀鑒別(1)線紋海馬,體呈扁長形而彎曲,長約30cm,黃白色。頭略似馬頭,有冠狀突起,前方有一管狀長吻,口小,兩眼深陷。軀幹部七稜形,尾部四稜形,漸細而捲曲,體上有瓦楞形的節紋並具短棘。體輕,骨質堅硬。氣微腥,味微鹹。

(2)三斑海馬,體節背部第1、4、7節的短棘基部各有一黑褐色斑點。

(3)刺海馬體長10-20cm。其頭部及體上環節間具尖而細的棘,其尖端呈黑褐色。

(4)大海馬,體長20-30cm,黑褐色。頭部及體側有細小暗色或銀白色斑點。

(5)冠海馬,體較小。頭冠大約等於吻長,頭冠頂端有4個突起。

(6)小海馬,體形較小,7-10cm。棕褐色節紋及短棘均較細小。

顯微鑒別(1)線紋海馬,粉末白色或黃白色。1橫紋肌纖維較多,近無色、淡黃色或棕色,多碎斷;側面觀直徑45-144μm,有細密橫紋,明暗相間,橫紋平直或微波狀;橫斷面易見,呈類長方形、類矩圓形、菱形或長卵形,表面平滑,可見細點狀或裂隙狀孔隙。2膠原纖維散離,直徑13-27μm,相互纏繞成團,隱約可見縱向細紋理。膠原纖維團常與含灰色顆粒狀物的組織碎片相連結。3皮膚碎片近無色或淡黃色,表面觀細胞界取不清楚,隱約可見不規則微波狀縱橫紋理,布有棕色顆粒狀色素物,散在或聚集成星芒狀。4骨碎片無色或淡灰色,呈不規則形碎塊,骨陷窩呈長條形、裂縫狀或類長圓形,排列不規則,邊緣骨小管較稀疏。

(3)刺海馬,粉末灰黃色。1橫紋肌纖維較多,近無色或淡黃色,成塊或碎斷,有細密橫紋,陰暗相間,橫紋微波狀,橫斷面類距圓形,表面平滑。2膠原纖維散離或成團束,隱約可見縱向紋理,常與含灰色顆粒狀特的組織碎片相連接。3表皮碎片近無色或淡黃色,表面觀細胞界線明顯,多角形,棕色顆粒狀色素物密集,多聚集為星芒狀。4骨質碎片無色或淡灰色,不規碎片狀,骨陷窩呈長條狀、裂縫狀,排列不規則,邊緣見風使舵小管稀疏。

(4)大海馬,粉末棕色或黃棕色。1橫紋肌纖維較多,近無色或淡黃色,多碎斷,成束,橫紋不明顯,橫斷面類矩圓形,表面平滑,可見細點太裂縫狀孔隙。2膠原纖維多散離或2-3成束,可纏繞成團,可見縱向細紋理,常與含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