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貫眾

【出處】狗脊,始載於《本經》,列入中品。《本草圖經》云: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溫、眉州亦有。根黑色,長三四寸,兩指許大,苗尖細碎,青色,高一尺以來,無花,其莖葉似貫眾而細,其根長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其肉青綠,春秋采根暴干用。並附有成德軍、溫州、眉州和淄州狗脊四圖。其中成德軍狗脊圖的特徵似狗脊蕨 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眉州狗脊圖的特徵似單芽狗

【拼音名】Gǒu Jǐ Guan Zhonɡ

【別名】狗脊、蝦公草、毛狗頭、大葉貫眾貫眾、黃狗蕨、茄板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單芽狗脊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Blechnum japonicum L.f.〕;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Nakai

采收和儲藏:春、秋採挖,削去葉柄、鬚根,除淨泥土,曬乾。

【原形態】

1.狗脊蕨,植株高50-120cm。根莖短而粗,直立或斜升,與葉柄基部密被紅棕色、披針形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30-50cm,深禾稈色,向上至葉軸有同樣較小的鱗片;葉片厚紙質,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0-80cm,寬25-40cm,葉軸下面有小鱗片,二回羽裂;裂片10對以上,頂部羽片急縮成羽狀深裂,下部羽片長11-18cm,寬2.5-4cm,先端漸尖,向基部略變狹,基部上側楔形,下側圓形或稍呈心形,羽裂或深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長圓形,銳尖頭,邊緣有短鋸齒;葉脈網狀,有網眼1-2行,網眼外的小脈分離。孢子囊群長圓形,生於中脈兩側相對的網脈上,並嵌入網眼內葉肉中;囊群蓋長腎形,以外側邊生於網脈上,開向中脈。

2.單芽狗脊蕨,植株高約1m。根莖短而橫生,與葉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針形大鱗片。葉近生;葉柄長30-60cm,禾稈色;葉片厚紙質,卵狀長圓形,長40-80cm,寬25-30cm,在葉軸頂部和羽片著生處下面生1個被紅棕色鱗片的大芽胞,葉柄基部以上和葉軸光滑,二回羽狀深裂;基部對稱,深羽裂;裂片有軟骨質尖鋸齒;有網脈2-3行。孢子囊群長形,著生於接近中脈兩側1行網脈上;囊群蓋長腎形,以外側邊著生網脈上,開向中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疏林下酸性土壤上。

2.生於海拔500-3000m的山坡林下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1.分佈於華東(除山東外)、中南、西南及台灣等地。

2.分佈於中南(除河南外)、西南及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 (1)狗脊貫眾:本品圓柱狀或四方柱形,挺直或稍彎曲。上端較粗鈍,下端較細。長6-26cm,直徑2-7cm,紅棕色或黑褐色。根莖粗壯,密被粗短的葉柄殘基,棕紅色鱗片和棕黑色細根。葉柄殘基近半圓柱形,鐮刀狀彎曲,背面呈肋骨狀排列,腹面呈短柱狀密集排列。質堅硬,難折斷,葉柄殘基橫切面可見黃白色小點2-4個(分體中柱),內面的1對成八字形排列。氣微弱,味微苦、澀。

單芽狗脊貫眾:呈長圓柱形或削成方柱狀,紅棕色至黑褐色。鱗片紅棕色披針形。葉柄殘基橫切面可見黃白色小點5-8個(分體中柱),余同狗脊貫眾

2.顯微鑒別 狗脊貫眾:葉柄基部(直徑1.1cm)橫切面:外方為數列厚壁細胞,壁非木化。基本組織中有分體中柱2-4個,內面的1對較大,腎形,呈八字形排列;韌皮部較窄,包圍木質部,木質部兩端呈彎鉤狀,管胞多角形或類圓形,其餘分體中柱較小,腎形或圓腎形,與內面1對排列成半圓環狀,並有棕褐色的分泌細胞散在。

根莖橫切面:構造基本與葉柄基部相似。分體中柱6-8個,呈類圓形或長圓形,環狀排列。

單芽狗脊貫眾:葉柄基部(1.1cm)橫切面:外層為數列厚壁細胞,棕褐色。分體中柱5-8個,其中2個比較大。在分體中柱周圍散在許多分泌細胞群。

根莖橫切面:構造與葉柄基部相似。在分體中柱外側有較多的葉跡維管束。

【化學成份】狗脊蕨及單芽狗脊蕨根莖含痕量的東北貫眾素(dryocrassin)。

【藥理作用】狗脊蕨貫眾的根莖及葉柄基部的煎劑稀釋到16%濃度時,體外對豬蛔蟲頭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鬆弛作用。50%-70%的煎劑對整體豬蛔蟲作用2-6小時後,豬蛔蟲的活動呈不同程度的抑制。

【鑒別】

取本品粗粉5g,在沙氏提取器中以甲醇回流3h,回收甲醇至20ml備用。1三氯化鐵-鐵氰化鉀反應:取樣品以毛細管在硅膠G板上點樣,以三氯化鐵-鐵氰化鉀試液噴霧,斑點呈墨綠色(間苯三酚作為對照,斑點呈藍色)。

2取樣品液1ml,滴加溴水數滴,立即產生黃棕色沉澱(以水解鞣質對照,不產生沉澱)。

3取樣品液1ml,滴加新鮮石灰水數滴,立即產生紅黃色沉澱(水解鞣質對照,不產生沉澱)。(檢查縮合鞣質)

【性味】苦;涼;有毒

【歸經】肝;胃;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殺蟲;止血;祛風濕。主治風熱感冒;時行瘟疫;惡瘡癰腫;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痢疾;便血;崩漏;外傷出血;風濕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

【注意】素體虛寒者及孕婦禁服。《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虛寒證及孕婦忌用。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