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子

【出處】

出自《開寶本草》。

1.《廣志》:桄榔樹大四、五圍,長五、六丈,拱直,傍無枝條,其巔生葉不過數十,似棕葉。破其木,肌堅難傷,入數寸,得面,赤黃密緻,可食。

2.《南方草木狀》:桄榔樹似栟櫚。皮中有屑如面,多者至數斛。食之與常面無異。木性如竹,紫黑色,有文理。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山椰子,種子和果肉有毒。果皮上的毛會使皮膚瘙癢。中毒症狀:頭暈,嘔吐,有如喝醉酒相似的感覺。廣東

【拼音名】Guānɡ La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Gomuti Sugarpalm

【別名】砂糖椰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桄榔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Saguerus pinnata Wurmb.]

采收和儲藏: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乾。

【原形態】桄榔,喬木狀,高5-10m。莖較粗壯,直徑15-30cm,有疏離的環狀葉痕。葉簇生於莖頂,長5-6m或更長,羽狀全裂,羽片呈2列排列,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0-150cm,寬4-5.5cm,頂端有嚙蝕狀齒,基部有2個不等長的耳垂,下面蒼白色;葉鞘粗纖維質,包莖,黑色。肉穗花序腋生,從上往下部抽生幾個花序,當最下部的花序上果實成熟時,植株即死亡;總花梗粗壯,下彎,分枝很多,下垂的圓錐花序式,長達1.5m;佛焰苞5-6枚,披針形;花具雄同株;雄花成對著生;萼片3,近圓形,寬約6mm;花瓣3,長圓形,長15-20mm,革質;雄蕊70-80,有的多達100枚以上;雌花常單生:萼片寬過於長,長約4mm;花瓣長1.3cm;子房具3稜。果實倒卵狀球形,直徑3.5-5cm,具3稜,棕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種子3顆,黑色,卵狀三稜形。花期6月,果實約在開花後2-3年成熟。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溫濕地區的石灰岩石山林中。亦有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性狀】乾燥果實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約2.5-5cm:果皮灰黃色,堅硬,頂端具三角形的花萼。剖開果實,可見種子2-3枚,呈半球形,外包具有細毛的膜,種仁土棕色,在種臍處發出幾條白色的裂紋。

【化學成份】果實含澱粉,蔗糖,粗蛋白,脂肪並含蛋白酶(protease)。

【性味】味甘;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瘀破積;止痛。主治產後血瘀腹痛;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內服:磨汁或研末,1.5-3g。

【各家論述】

1.《開寶本草》:主宿血。

2.《本草匯言》:破宿食、積血。磨汁治婦人產後兒枕血瘕諸疼,及心胃寒疼。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