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出處】《本經》

【拼音名】Fu Zǐ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旁生塊根(子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取附於母根旁的子根,洗淨泥土,稱為泥附子,按大小分別加工:

1鹽附子

選取較大的泥附子洗淨泥土,浸入鹽鹵和食鹽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的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並體質變硬為止。

2黑順片

選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淨後浸入鹽滷水液中數日,並與鹽滷水同煮沸,撈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鹽滷水液中,並加入黃糖及菜油製成的調色劑,使附片染成濃茶色,用水漂冼至口嘗無麻辣感時,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曬乾。

3白附片

選取較小的泥附子,洗淨後浸入鹽滷水液中數日,並與鹽滷水同煮至透心為度,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嘗無辣感時,取出蒸熟,曬至半干,以硫黃熏後,曬乾。

【原形態】形態詳川烏頭條。

【性狀】

1鹽附子,呈圓錐形,長約5~8厘米,直徑約3~4厘米。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滿,周圍生有瘤狀隆起的分支,習稱釘角,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具不整齊的筋脈或中心有小空隙,其中充滿鹽霜。無臭,味鹹而麻辣。以個大、堅實、表面起鹽霜者為佳。

2黑順片,又名:黑附子(《簡要濟眾方》)。呈不規則形的縱切片,上寬下窄,周邊略翹起,長2.5~4厘米,寬1.5~2.5厘米,厚約5毫米。外皮黑褐色,內部暗黃色半透明狀,油潤而有光澤,並可見有縱走的筋脈。質硬而脆,破碎面角質狀。無臭,味淡。以片均勻,表面油潤光澤者為佳。

3白附片,又名:明附片、雄片。形狀與黑順片相同,唯全體均為黃白色半透明狀,片較薄,厚約3毫米。氣味同黑順片。以片勻、黃白色、油潤、半透明狀者為佳。

以上均主產於四川、陝西等地。

【毒性】附子中亦含烏頭鹼,雖其含量較烏頭為低,但因服用不當而引起中毒者卻屢見不鮮。其原因除與劑量過大、煎煮時間過短,及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有關外,與藥物品種及服法等也有密切關係;曾有1例用雲南騰沖所產附子3錢煎後連渣服下,即引起嚴重中毒。中毒表現與烏頭基本相同,如口唇、肢體發麻,噁心,嘔吐,心慌,氣促,煩躁不安,甚至昏迷,間或抽搐,嚴重者心跳、呼吸暫停,心電圖顯示室性過早搏動,而呈阿-斯二氏綜合徵象。中毒者如能及時搶救,一般均可恢復。此外,曾報道1例用附子外敷臍部引起接觸性皮炎,可能系過敏所致。

【炮製】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淨,置鍋內與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開後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刮去皮,切為兩瓣,置鍋內加水煮約2小時,取出,曬晾,反覆悶潤數次,潤透後切片,曬乾。(每鹽附子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炮附片:取鹽附子洗淨,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臍,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嘗稍有麻竦感為度,取出,用薑湯浸1~3天,然後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鍋內用武火急炒至煙起,微鼓裂為度,取出放涼。

1《雷公炮炙論》:凡修事(附子),子文武火中炮令皴坼,用刀刮上孕子,並去底尖微細,劈破,於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於中一宿,至明取出焙乾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雜木火,只用柳木最妙。若陰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東流水並黑豆浸五日夜,然後漉出,於日中曬乾用。……每十兩,用生烏豆五兩,東流水六升。

2《綱目》:附子生用則發散,熟用則峻補。生用者,須如陰制之法,去皮臍入藥;熟用者,以水浸過,炮令發坼,去皮臍,乘熱切片再炒,令內外俱黃,去火毒入藥。又法:每一個用甘草二錢,鹽水、薑汁、童尿各半盞,同煮熱,出火毒一夜,用之則毒去也。

3《本草備要》:水浸面裹煨令發坼,乘熱切片炒黃,去火毒。

【性味】

辛甘,熱,有毒。

1《本經》:味辛,溫。

2《吳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

3《別錄》:甘,大熱,有大毒。

4《本草正》:醃者大鹹,性大熱,有毒。

【歸經】

入心、脾、腎經。

1《湯液本草》:入三焦、命門。

2《本草經疏》:入手厥陰、命門、手少陽,兼入足少陰、太陰經,亦可入足太陽。

3《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

4《本草再新》:入心、肝、腎三經。

【功能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陽救逆:有較強之回陽作用。用於畏寒、肢冷、脈微欲絕之虛脫,常配伍人參,或乾薑、甘草)。

(2)補益陽氣:附子辛熱,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故凡陽氣不足之證均可用之,尤能補益腎陽。補腎陽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熱,祛寒力強,故能治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痺痛。

1《本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2《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眙,為百藥長。

3《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痺。

4《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5李杲: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6王好古: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7《綱目》: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痺,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洩,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

8《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9《本草從新》:治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陰虛陽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

1《本草經集注》:地膽為之使。惡蜈蚣。畏防風、甘草、黃芪、人參、烏韭、大豆。

2《品彙精要》:妊娠不可服。

3《綱目》:畏綠豆、烏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椒、食鹽,下達命門。

4《本草匯言》:若病陰虛內熱或陽極似陰之證,誤用之,禍不旋踵。

【貯藏】鹽附子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附方】

1治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枚,乾薑三兩。(《傷寒論》四逆湯)

2治傷寒陰盛格陽,其人必躁熱而不欲飲水者:大附子一枚燒為灰,存性,為末;蜜水調服。(《傳家秘寶方》霹靂散)

3治陰毒傷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氣: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臍)為末。每服三錢,薑汁半盞,冷酒半盞,調服。良久臍下如火暖為度。(《濟生方》回陽散)

4治傷寒已經轉下,又曾發汗,內外俱虛,邪氣未解,表證不見,身無大熱,晝日煩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靜,不嘔不渴,脈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乾薑(研粗末)一兩,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上合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局方》姜附湯)

5治嘔逆翻胃:大附子一個,生薑一個(細銼)。煮研如麵糊,米飲下。(《經驗方》)

6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兩(炮),郁金、橘紅各一兩。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宣明淪方》辰砂一粒丹)

7治七疝,心腹冷痛,腸鳴氣走,身寒白汗,大腑滑洩:木香(不見火)半兩,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濟生方》玄附湯)

8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雞子二枚(去黃取白)。上二味,先將附子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時傾入沸湯內,煮數沸濾出,分作兩眼,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聖濟總錄》附子丸)

9治髒寒脾洩,及老人中氣不足,久洩不止:肉豆蔻二兩(煨熱),大附子(去皮臍)一兩五錢。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蓮肉煎湯下。(《綱目》)

十治脾虛受濕發腫,一切虛腫: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塊),赤小豆半升,藏附子於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軟,去豆,焙乾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湯或蘿蔔湯下。(《朱氏集驗醫方》)

⑾治腫疾喘滿,腫因積得,既取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者:生附子一個(去皮臍,切片),生薑十片,入沉香一錢,磨水同煎,食前冷飲,小兒每服三錢,水煎服。(《朱氏集驗醫方》沉附湯)

⑿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朮二兩,桂枝(去皮)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甘草附子湯)

⒀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詠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