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石蠶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Cǎo Shi Can

【別名】石蠶(《本草圖經》),石奇蛇(《生草藥性備要》),石祁蛇(《嶺南採藥錄》),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間草藥》),白毛巖蠶、巖蠶(《浙江民間草藥》),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牆蛇、石蚯蚓、飛線蜈蚣(《閩東本草》),上核樹、骨蛇藥、馬騮尾、筋碎補(《廣西藥植名錄》),白毛蛇(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白毛骨碎補(《福建中草藥》),石巖蠶、白花石蠶、毛石蠶(《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或全草。全年可采。采後除去葉及鬚根,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圓蓋陰石蕨,又名:陰石蕨。

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白棕色狹鱗片。葉遠生;葉柄長5~7.5厘米,基部有關節;葉片三角形,長8~15厘米,寬7~10厘米,3~4次羽狀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針狀三角形,長5~8厘米,寬5~7厘米,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卵圓披針形,長2~5厘米,寬1~1.5厘米,其餘各對2次小羽片矩圓形,基部楔形,羽狀深裂,裂片鈍頭;葉亞革質,無毛。孢子囊群在葉緣之裡;囊群蓋圓形,僅基部附著。孢子期5~11月。

【生境分佈】生於溪邊岩石上或樹上。分佈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產浙江、江蘇、廣東、江西等地。

【性狀】根莖呈長條狀,扭曲,有時分枝,長5~25厘米不等,直徑約3~9毫米。表面密被膜質鱗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須狀根,並具少數除去葉柄及鬚根後的痕跡。質脆,易折斷,斷面棕色或綠色,可見點狀維管束,排列成一環。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全草含黃酮甙、有機酸、氨基酸、酚類、糖類。

【性味】

甘淡,涼。

1《浙江民間草藥》:根莖:性涼,味酸辛。

2《泉州本草》:根莖:味淡,性平,有小毒。

3《閩東本草》:根莖:性涼,味甘淡,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痺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齦腫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1《本草拾遺》:根: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2《本草圖經》:根:主走注風,散血止痛,其節亦堪單用,搗篩取末,酒溫服之。

3《生草藥性備要》:根莖:祛風去濕。浸酒捽筋骨。

4《嶺南採藥錄》:根:鍛灰,沸水沖服。治哮喘,氣痛,肚痛;為末治蛇瘡。

5《江西民間草藥》:根莖:治婦人黃白帶,濕熱黃疸,手腳拘攣骨節痛。

6《浙江民間草藥》:根莖:善治風痺,止吐血。

7《泉州本草》:全草:驅風鎮痙,退風濕熱,止痛解毒。治中風口眼歪斜,癱瘓,風濕性疼痛。

8《閩東本草》:根莖:治喉蛾,白喉腫痛,牙齦腫痛,心煩,淋病;外敷手足脫臼。

9《廣西藥植名錄》:根莖:治跌打,咳嗽,黃病,小兒疳積。

十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全草:祛風散濕,涼血利尿。治破傷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血尿。

⑾《福建中草藥》:根莖:清熱涼血,除濕通淋。治肺癰,乳癰,淋濁,便血,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注意】

1《泉州本草》:因虛勞引致癱瘓者不可用。

2《閩東本草》:髒寒者忌用;多服令人瀉。

【附方】

1治中風口眼歪斜、癱瘓及氣血虛弱、頭痛頭眩:陰石蕨干全草為末。每次一錢,泡酒服。(《泉州本草》)

2治風濕性關節酸痛或腰背風濕痛:陰石蕨干全草四兩。浸酒一斤,頻服。(《泉州本草》)

3治腰肌勞損,關節酸痛:陰石蕨根莖三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治扭傷:陰石蕨鮮根莖去毛,搗爛,敷傷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肺癰:鮮陰石蕨根莖一至二兩。水煎,調冰糖服。

6治乳癰:鮮陰石蕨根莖適量,搗爛外敷。

7治帶狀皰疹:鮮陰石蕨根莖,搗爛絞汁,調雄黃末少許,搽抹患處。(5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8治風火牙痛,扁桃腺炎:陰石蕨根三至五錢。水煎服。(《實用中草藥》)

9治牙齦腫痛:陰石蕨根莖三至五錢(鮮者倍用)。煎湯去渣,同雞蛋煮服。(《閩東本草》)

十治橫痃:鮮陰石蕨根莖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⑾治咯血,蕁麻疹:陰石蕨根莖三兩。水煎,加白糖適量,早晚空腹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