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 字勳臣。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人。清任自幼習武,曾為武庠生,捐過千總銜。乾隆、嘉慶年間,王之故鄉還鄉河上,僅有渡橋,因「官橋官渡」進行勒索,還是「善橋善渡」以行善引起訟端。王清任力主「善橋善渡」。開庭審理時,知縣幾次摘去涼帽,清任幾次站訴不屈,並義正辭嚴:「我跪的是大清法制『頂戴花翎』,不是為你下跪」,而觸怒縣官。他平時還多用文言、辭令蔑視封建統治者的衙門。久之,縣衙與當地豪紳合流對其進行迫害。王清任不得不離鄉出走,輾轉去灤縣稻地鎮(今屬豐南區),東北奉天(今瀋陽)等地行醫。

王清任受祖上行醫影響,20歲便棄武習醫,幾年間已譽滿玉田;30多歲時,到北京設立醫館「知一堂」,為京師名醫。他醫病不為前人所困,用藥獨到,治癒不少疑難病症。據清光緒十年《玉田縣志》載,有1人夜寢,須用物壓在胸上始能成眠;另1人仰臥就寢,只要胸間稍蓋被便不能交睫,王則用1張藥方,治癒兩症。

王清任一生讀了大量醫書,曾說:「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在臨床實踐中,就感到中醫解剖學知識不足,提出「夫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的論點。王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癡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從此,王衝破封建禮教束縛,進行近30年的解剖學研究活動。

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溫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王冒染病之險,一連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30多具屍體內臟。他與古醫書所繪的「臟腑圖」相比較,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多不相合。王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說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1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後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過「以畜較之,遂喂遂殺」的動物解剖實驗。經過幾十年的鑽研,本著「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唯願醫林中人,……臨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轅北轍」的願望和態度,於道光十年(1830)即他逝世的前1年,著成《醫林改錯》一書(兩卷),刊行於世。梁啟超評論「王勳臣……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範行准所著《中國醫學史略》評價王清任:「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於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唐宗海《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云:「中國《醫林改錯》中,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因采其圖以為印證。」]50多年來,此書已多次重版刊印。1949年後全國各地介紹王清任,研究《醫林改錯》的論文、評注,已不下50餘篇(冊)。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訂證了古代解剖學中的許多訛謬。對人的大腦也有新的認識。正確地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如果腦子出了毛病,就會引起耳聾、目暗、鼻塞甚至死亡。在臨床實踐方面,對氣血理論作了新的發展,他認為「氣」和「血」是人體中的重要物質,主張「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在他治療疾病的處方中,提出「補氣活血」,「逐瘀活血」兩個治療方法,這就是活血化瘀的理論,迄今仍有實用價值。他創立的「血府逐瘀湯」等8個方劑,療效顯著。他創立和修改古方33個,總結出了氣虛症狀60種,血瘀症狀50種。創製的藥方治療範圍十分廣泛,「補陽還五湯」是治療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我國醫學界至今仍沿用王清任的某些方劑,對治療腦膜炎後遺症、小兒傷寒瘟疫、吐瀉等症有良好效果。

王清任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主張醫學家著書立說應建立在親治其症萬無一失的基礎之上。他反對因循守舊,勇於實踐革新,終成名於世。《醫林改錯》一書極大地豐富了祖國醫學寶庫。此書曾被節譯成外文,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西方醫學界稱王清任為中國近代解剖學家。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