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鷴

白鷴--《辭典》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 Bai Xian

【別名】鵯雉(《爾雅》),白鵯、白雉(《爾雅》郭璞注),越禽(《動物學大辭典》),銀雞(《脊椎動物分類學》),銀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

【來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

【原形態】體長約110厘米。頭頂具有輝藍黑色的長冠,頭的裸出部分赤紅色。嘴短而堅,淺綠色。虹膜棕褐色。雄者上體與兩翼均白色,並滿佈"V"字狀黑紋,在後頸者甚細,在翼上者特別顯著。尾甚長;中央尾羽幾純白,僅於外羽基郎雜以不連續的波狀黑紋;外側尾羽的黑紋遍佈於外羽全部,且於外側尾羽漸伸於內羽;下體全部呈輝藍黑色。腳赤紅色,4趾,爪短而鈍。雌者上體及翼和尾的表面概呈橄欖棕色,羽干較淡,背羽邊緣較濃,枕冠近黑;下體灰褐沾棕;除下腹中央外,羽干均白色;自下胸以次,各羽均綴以蟲蠹狀暗褐色細斑。

【生境分佈】多見於山地竹林中。分佈廣西、廣東。

【性味】

1《綱目》:"甘,平,無毒。"

2《醫林纂要》:"甘酸,平。"

【功能主治】

1汪穎《食物本草》:"補中解毒。"

2《醫林纂要》:"補中益肺。"

【摘錄】《辭典》

白鷴--《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 Bai Xian

【英文名】 silver pheasant

【別名】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白雗、白雉、文雗、越禽、銀雞、銀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phuranycthemera(Linnaeus)

【原形態】白鷴,中型禽類。體長約110cm。頭頂具有輝藍黑色的長冠,頭的裸出部分赤紅色,嘴短而堅,淺綠色。雄者上體與兩翼均白色,並滿佈「V」字狀黑紋,在後頸至翼上漸漸變粗而顯著。尾甚長,中央尾羽純白色,僅於外翈基部雜以不連續的波狀黑紋;外側尾羽的黑紋遍佈於外翈全部,且於外側尾羽漸伸於內翈;下體全部呈輝藍黑色。腳赤紅色,4趾,爪短而鈍。雌者上體及翼和尾的表面概呈橄欖棕色,羽干較淡,背羽邊緣較濃,枕冠近黑;下體灰褐沾棕;除下腹中央外,羽干均白色;自下胸以次,各羽均綴以毛蟲狀暗褐色細斑。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多見於山地竹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廣西、廣東。

【化學成份】肉含蛋白質(protein),肽類(petides),脂類(lipid)。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肺經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益肺。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食後飽脹;大便溏洩;虛勞發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水煮,50-100g,食肉飲汁。

【各家論述】

1.汪穎《食物本草》:補中解毒。

2.《醫林纂要》:補中益肺。

【摘錄】《中華本草》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