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中國藥典》

【拼音名】 Bā Dou

【英文名】 FRUCTUS CROTONIS

【別名】雙眼龍、大葉雙眼龍、江子、猛子樹、八百力、芒子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乾燥成熟果實,根及葉亦供藥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堆置2~3天,攤開,乾燥。根、葉全年可采,根切片,葉曬乾備用。

【性狀】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三稜,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無臭,味辛辣。

【鑒別】取本品約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 2小時,並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揮干,加鹽酸羥胺飽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 1滴,再加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後,再多加4滴,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3 滴及氯仿1ml,振搖,上層溶液顯紫紅色。

【炮製】生巴豆:去皮取淨仁。

【性味】種子:辛,熱;有大毒。根、葉:辛、溫。有毒。

【歸經】種子: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種子:瀉下祛積,逐水消腫。用於寒積停滯,胸腹脹滿;外用蝕皰。用於惡瘡疥癬,疣痣,白喉,瘧疾,腸梗阻。根:溫中散寒,祛風活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腫痛,毒蛇咬傷。葉:外用治凍瘡,並可殺孑孓、蠅蛆。

【用法用量】種子:0.5~1分,內服去種皮搾去油,配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末塗患處,或搗爛以紗布包擦患處。根:1~3錢。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注意】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巴豆霜 《中國藥典》

【拼音名】 Bā Dou Shuānɡ

【英文名】 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

【來源】本品為巴豆的炮製加工品。

【性狀】本品為粒度均勻、疏鬆的淡黃色粉末,顯油性。

【鑒別】取本品約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 2小時,並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揮干,加鹽酸羥胺飽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 1滴,再加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後,再多加 4滴,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3 滴及氯仿1ml,振搖,上層溶液顯紫紅色。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00ml ,回流提取(6~8小時)至脂肪油提盡,收集提取液,置已乾燥至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低溫蒸乾,在100℃乾燥1小時,放冷,精密稱定,即得。

本品含脂肪油應為18.0%~20.0%。

【炮製】取淨巴豆仁,照制霜法(附錄Ⅱ D)制霜,或取仁碾細後,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脂肪油含量,加適量的澱粉,使脂肪油含量符合規定,混勻,即得。

【性味】辛,熱;有大毒。

【歸經】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峻下積滯,逐水消腫,豁痰利咽。用於寒積便秘,乳食停滯,下腹水腫,二便不通,喉風,喉痺。

【用法用量】 0.1~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巴豆 《*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 Bā Dou

【別名】巴菽(《本經》),剛子(《雷公炮炙論》),江子(《瑞竹堂經驗方》),老陽子(《綱目》),雙眼龍(《嶺南採藥錄》),猛子仁(《中國藥植志》),巴果(《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巴米(《藥材資料彙編》),雙眼蝦、紅子仁、豆貢(《南寧市藥物誌》),毒魚子、鑾豆、貢仔(《中藥志》),八百力(《廣西中藥志》),大葉雙眼龍、巴仁、芒子(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子。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乾後,除去果殼,收集種子,曬乾。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6~10米。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柔毛或幾無毛;二年生枝灰綠色,有不明顯黃色細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6厘米;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3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主脈3出;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亦有全為雄花者;花梗細而短,有星狀毛;雄花綠色,較小,花萼5裂,疏生細微的星狀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捲,內面密生細的綿狀毛,雄蕊15~20,著生於花盤邊緣上,花盤盤狀;雌花花萼5裂,無花瓣,子房圓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狀毛,花柱3枚,細長,每枚再2深裂。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有3鈍角。種子長卵形,3枚,淡黃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佈】多為栽培植物;野生於山谷、溪邊、曠野,有時亦見於密林中。分佈四川、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江蘇。

【性狀】

乾燥種子呈橢圓形或卵形,略扁,長約1~1.5廈米,直徑約6~9毫米,厚約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澤。種阜在種臍的-端,為一細小突起,易脫落。合點在另一端,合點與種阜間有種脊,為一略隆起的縱稜線。橫斷面略呈方形,種皮薄而堅脆,剝去後,可見種仁,外包膜狀銀白色的外胚乳。內胚乳肥厚,淡黃色,油質。中央有菲薄的子葉2枚。胚根細小,朝向種阜的一端。氣無,味微澀,而後有持久辛辣感。以個大、飽滿、種仁色白者佳。粒較空、種仁泛油變色者質次。

主產四川、廣西、雲南、貴州。以四川產量最大,質量較佳。此外,廣東、福建等地亦產。

【化學成份】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亞油酸、巴豆油酸、順芷酸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

【炮製】

巴豆仁:揀淨雜質,用粘稠的米湯或麵湯浸拌,置日光下曝曬或烘裂,搓去皮,簸取淨仁。巴豆霜:取淨巴豆仁,碾碎,用多層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搾去油,每隔2天取出復研和換紙1次,如上法壓搾六、七次至油盡為度,取出,碾細,過篩。

《霍公炮炙論》:"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並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後用。每修事一兩,以酒、麻油各七合,盡為度。"

【性味】

辛,熱,有毒。

1《本經》:"味辛,溫。"

2《吳普本草》:"神農、歧伯、桐君:辛,有毒。黃帝:甘,有毒。"

3《醫學啟源》:"性熱,味苦。"

4《醫林纂要》:"辛鹹,熱,毒。"

【歸經】

入胃、大腸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胃、大腸三經。"

2《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痺,惡瘡疥癬。

1《本經》:"主傷寒溫瘧寒熱,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腫。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

2《別錄》:"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頹,殺斑螫毒。"

3《藥性論》:"主破心腹積聚結氣,治十種水腫,痿痺,大腹。"

4《本草拾遺》:"主症癖,痃氣,痞滿,腹內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

5《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洩壅滯,除風補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藏蟲。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

6《醫學啟源》:"導氣消積,去臟腑停寒,消化寒涼及生冷硬物所傷,去胃中寒濕。"

7《湯液本草》:"可以通腸,可以止洩。"

8《綱目》:"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歪,耳聾,喉痺,牙痛,通利關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綿裹塞耳鼻,搗膏塗或以絹包擦患處。

【注意】

無寒實積滯、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芫花為之使。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

2《藥對》:"畏蘆筍、菰筍、醬鼓、冷水。得火良。與牽牛相反。"

3《藥性論》:"能落胎。"

4《本草衍義補遺》:"無寒積者忌之。"

【附方】

1治寒實結胸,無熱症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三味為散,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傷寒論》白散)

5治心腹諸卒暴百病,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大黃一兩,乾薑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研巴豆納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嚥,須臾當瘥;如未瘥,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瘞;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金匱要略)三物備急丸)

6治寒癖宿食,久飲不消,大便秘: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熱,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千金方》)

4治痞結癥瘕:巴豆肉五粒(紙裹打去油),紅曲三兩(炒),小麥麩皮一兩(炒)。俱研為細末,總和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十丸,白湯下。(《海上方》)

5治陰毒傷寒心結,按之極痛,大小便秘,但出氣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錢,捻作餅,安臍內,以小艾炷灸五壯。氣達即通。(《仁齋直指方》)

6治小兒L痰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