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醫–沈仲圭

生平簡介

沈仲圭,浙江杭州人,生於1901年,卒於1987年。1918年拜王香巖為師。1928年,任教於上海南市中醫專門學校。1930年,在上海國醫學院任教。1932年,在中國醫學院任教。1938年,任北碚中醫院院長。建國後,在四川重慶中醫進修學校任教。1955年,奉調入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內科工作。


生平著作

沈仲圭,浙江杭州人,生於1901年,卒於1987年。1918年拜王香巖為師。1928年,任教於上海南市中醫專門學校。1930年,在上海國醫學院任教。1932年,在中國醫學院任教。1938年,任北碚中醫院院長。建國後,在四川重慶中醫進修學校任教。1955年,奉調入中醫研究院,在廣安門醫院內科工作。著有《臨床內科方匯》、《溫病概要》、《臨床實用中醫方劑學》、《新經驗方》等。


學術思想

沈仲圭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傷寒與溫病相統一。他說,讀書是掌握理論知識,臨證是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沒有基本理論作為實踐的根本,輒爾懸壺,以人命為嘗試,則難免誤診誤治。反之,有了一定的理論而沒有實踐經驗,紙上談兵,也易誤事。理論與實踐是一個反覆循環、不斷提高的過程,要不斷總結臨床經驗,包括失敗的教訓。醫學理論必須時時和臨床相印證,體會才能深刻。如他認為《溫病條辨?上焦篇》十八條所云「溫毒咽痛喉腫,耳前後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甚則耳聾,俗名大頭溫、蝦蟆溫者,普濟消毒飲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連,三、四日加之佳」一句,吳氏用普濟消毒飲為何如此加減?蓋因病在上焦,故減去升麻、柴胡升提之品;發病一、二日去大苦大寒之芩連,以免引邪入裡;三、四日後內熱之邪轉盛,再加入芩連以清內熱。總之,理論學習的目的在於提高臨床療效。

沈仲圭認為傷寒、溫病本是一體,不應另立門戶。溫病學說是在《內經》、《難經》、《傷寒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既能補充《傷寒論》的不足,又與《傷寒論》互為補充,使外感病的治療更為完善。


臨床經驗

對於門脈性肝硬化腹水(即臌脹)的治療,沈仲圭認為用洩水峻劑,如大戟、芫花、甘遂之類,雖能水去腹小,但不久又復膨脹,反覆施用,元氣大傷,終至不救。故治此症必須「和肝補脾」,殊為切當。沈仲圭還曾用贊化血余丹治癒陽痿一例。患者李某,廣西梧州某廠工人,患陽痿已數年,伴有腰酸腿軟,心悸失眠等症,來信要求處方。沈仲圭認為系心腎兩虧,擬贊化血余丹加減,並改為湯劑。患者服用月餘,諸症消失。贊化血余丹,方用血余、熟地各24克,首烏(牛乳拌蒸)、核桃肉、蓯蓉、茯苓、小茴香、巴戟、杜仲、菟絲子、鹿角膠(炒珠)、當歸、枸杞各12克,人參6克。照方十倍量,煉蜜為丸,每丸9~15克,飯前服。功能補氣血,烏鬚髮,壯形體。此方補而不峻,滋而不膩,有補氣血、益肝腎之效。

沈仲圭精於治療溫病及虛證,善用補虛之法,並擅長對中醫方劑的研究。如他對虛勞咳血形瘦便溏的治療,自擬清肺保金、扶元培土、益陰平肝之劑。藥用西洋參3克、麥冬9克、燕窩6克、冬蟲夏草9克、阿膠10克、百合12克、山藥15克、川貝6克、甜杏仁6克、款冬花6克、生地炭20克、瓊玉膏一匙,療傚尤佳。對於方劑的加減運用,他強調臨床選方要準確,方劑加減要得當,務必謹守病機,靈活變通,加減不能無則,亦須避免照搬成方。漫無邊際的加減,每致原方功能改變,輕者影響療效,重則轉為危候。比如仲景桂枝湯,本為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劑,是治療太陽中風的專方。若倍芍葯加飴糖,即成為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的小建中湯,再用於太陽中風證何能取效?當然照搬成方,療效亦不會高,因同患一種病,由於體質強弱,年齡大小,患病時間長短以及性別、環境、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原因,所現症狀不盡相同,用藥也就有別。當然,若逢病情與方劑所主病證完全相符,那也就不必加減了。


後世影響

沈仲圭熱心於中醫教育事業,理論造詣頗深,臨床經驗豐富。從其學者,往往獲益良多。正如已故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曾說:「沈仲圭老先生是一位難得的中醫專家。」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