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藥之黃芪

黃芪味甘性微溫,屬補益藥。功能助衛氣,固皮表,補中氣,開清氣,托瘡毒,利小便。臨床上常用於固表止汗、補中益氣等作用。下面向大家做詳細介紹。

1、固表止汗:平素體弱的人,或久病重病之後,表虛衛氣不固,常有自汗,易受風寒感冒等情況。治療表虛自汗,可用黃芪固表止汗。常配合浮小麥、麻黃根,五味子、煨龍骨、鍛牡蠣等同用。對於衛氣虛、易出仟,經常易患感冒的,可用黃芪助衛氣,固皮表。常配合白朮,防風(玉屏風散),桂枝,白芍等同用。

2、補中益氣: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出現體倦、懶言,食慾不振.大便久溏、面黃氣短,或兼腰腹重墜,或兼脫肛者,可用黃芪補益中氣,升提清氣。常配合黨參,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等同用(例如補中益氣湯)。配黨參(或人參),升麻,白朮、甘草,為「舉元煎」,可治療脾陽虛、中氣下陷而致氣短,腹沉墜、久洩,脫肛,崩漏等症。

3、消水腫:黃芪還有利尿作用。常用於治療頭面,四肢水腫,可配合防己,白朮(或蒼朮)、甘草,姜皮等同用,(例如防已黃芪湯)。或配茯苓、桂枝,甘草,防己(防己茯苓湯),用於全身皮膚及四肢皆水腫,並感覺有些怕風的。據近代報導,用黃芪單味(每日二,三兩)濃煎服,可對腎炎的水腫有效,並對消除尿中蛋白,有一定幫助。也可配合黨參,茯苓,萆解,山藥,苡米等同用.配北五加皮,桂枝,豬苓、茯苓等,對心臟性水腫也有效。但應隨時注意結合辨證論治。據實驗研究報導,用於利尿時,用量不可過大,以三錢左右為宜,可資參考。

4、補氣生血:氣血互根,如驟然大失血而血虛氣脫,出現面白、出汗、氣短、脈細而快等症,可用黃芪二至四兩,當歸三至五錢,急煎服,以補氣而生血。如出現四肢躍冷、全身涼汗、血壓急劇下降者,還可配人參、附子、麥冬,五味子等急煎,進行搶救。

5、托毒排膿:氣血虛弱之人患瘡瘍,因正氣不足,不能托毒外出,使其化膿排毒而致膿為稀水狀,久不收口。可用生黃芪配合黨參、白芷、防風、當歸,川芎,桂心,厚樸、桔梗,五味子,甘草等同用(例如托裡十補散、托裡黃芪散)。據近代研究,黃芪可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血管,改善血行,使久壞之肌細胞恢復活力,故可治慢性潰瘍癰疽。

黃芪生用偏於走表,能固表止汗、托裡排膿、斂瘡收口;炙用重在走裡,能補中益氣,升提中焦清氣,補氣生血,利尿。

黃芪皮功用同黃芪,但善於走表,偏用於固表止扦及氣虛水腫。

用置一般為一至三錢。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一至四兩。

胸悶胃滿、表實邪旺、氣實多怒者勿用。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