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輔周呃逆醫案

龔XX,男,70歲,幹部,1964年4月21日診。

患者結核已多年。因痰中帶菌而住某醫院治療,自4月5號起呃逆頻作,噯聲響亮,有時自覺氣從小腹或脅肋部上衝咽喉,其氣帶有臭味,偶然伴有胸悶塞憋氣,胃納減少,稍多吃更不舒適,形體較瘦,性情常易急躁,大便每日兩次成形,小便略黃,曾用多種西藥治療。蒲老診其脈沉細弦微數、舌質暗,苔穢膩,據脈證分析屬肝胃氣逆,宜疏肝和胃降逆。

處方:

茯苓三錢 法半夏二錢 廣陳皮一錢五分 旋復花(布包)三錢 代赭石(布包醋制三次)三錢 竹茹二錢 柿蒂二錢 炒麥芽二錢 蘇梗二錢 伏龍肝一兩(另包)開水泡浸一小時取汁煎藥 三劑。

1964年4月24日再診:服藥後見好轉,呃逆明顯減輕,飲食略好轉,二便正常。脈沉弦數,舌質正常,苔減退,續宜和胃降逆,原方加宣木瓜一錢,降香五分。三劑。

1964年4月28日三診:服上藥一劑後噯氣已平,亦無氣上衝現象,納谷尚少一點,因肺部不健已多年,輕微咳嗽,有少量泡沫痰,脈弦細有力,舌質淡、苔薄黃膩,逆氣已平,宜調肺胃,疏利痰濕善其後。

處方:

沙參二錢 天冬二錢 百合三錢 玉竹一錢五分 苡仁四錢 扁豆衣二錢 宣木瓜一錢 麥芽(炒)二錢 橘紅一錢 川貝一錢 枇杷葉(炙)二錢 四劑(隔日一劑)服後囑以食物調理停藥觀察,病未復發。

按:呃逆為胃氣失降,肝氣上逆之故。首當分清虛實寒熱及有無兼挾,噦聲響亮頻密相連為實;若聲音低微半時一聲為虛,暴起多實,久病多為不良之兆,寒者口和身涼,逆氣清冷,舌淡,脈沉遲;熱者口渴煩躁、舌紅脈滑數,挾食則有飲食失節,脘腹脹滿等象。該患者性情素急躁,容易心情不暢。引動肝氣上逆,故胃氣不降而為呃。因肝脈循少腹布脅肋,厥氣橫逆,所以自覺有氣從少腹或脅肋上衝,頻頻發作,其脈沉雖細而弦微數,其納雖減而舌苔卻現穢膩,屬實非虛,但亦非有形之實邪為患,蒲老以疏肝和胃降逆為治,借用旋復代赭湯靈活加減,因中氣不虛,故去參、草、棗,加陳皮、竹茹、茯苓、蘇梗、柿蒂、伏龍肝等,和胃理氣,投三劑後呃逆即明顯減輕,繼用原方加降香、木瓜續服三劑,諸證皆愈。說明治病必須分清虛實,則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