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刺放血治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急性網狀淋巴管炎是一種以A組β溶血性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經由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裂隙、皸裂或潰瘍部侵入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引發急性接觸性傳染的感染性疾病。常見於兒童和老年人,全年均可發病,以春、秋季多發。臨床主要依據發病急劇,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紅腫熱痛,伴有頭痛、高熱等全身症狀,發病前常有活動期足癬,鼻、口腔內感染病灶及皮膚外傷史,皮損出現前常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診斷。西醫治療該病急性發作的方法是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病情迅速,但對其復發缺乏有效防治方法。

急性網狀淋巴管炎因其病損部位色赤如丹,故中醫稱之為丹毒,《素問·至真要大論》稱為「丹熛」;孫思邈《千金方》中稱「天火」。其發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稱謂,生於頭部者稱「抱頭火丹」;生於腿脛及足部者稱「流火」或「火丹腳」;遊走全身及新生兒臀部者稱「赤游丹」。中醫學認為內因正虛濕熱瘀滯經絡,外為毒邪侵襲血分鬱熱,熱毒與濕邪相搏於肌肉腠理,致使氣血經絡瘀滯不得外洩而發病。故《聖濟總錄》說:「熱毒之氣,暴發於皮膚間,不得外洩,則蓄熱為丹毒。」治宜清熱解毒,涼血祛瘀,只針而不灸。

取患部阿是穴、大椎、十宣、氣端。令患者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並採取全身放鬆,均勻腹式呼吸,消除過於緊張心態的臥位,術者左手拇、食指自然放於局部並向兩旁撐開使所取穴處皮膚繃展,常規消毒後右手持小號三稜針,拇、食兩指捏住針柄,中指指腹緊靠針身下端,露出1~2厘米長的針尖對準穴位局部迅速點刺3~6下。如局部有暴怒、深色淺表靜脈,可以直接點刺令其自然出血至血色變為淡紅,緊接著用95%的酒精搽拭點刺處,便於血液的順利外洩。然後,術者左手將打火機的火焰開至最大,於右手所持的玻璃罐中瞬間閃過後迅速拔罐其上,留罐10分鐘起罐,並用衛生紙將血跡搽拭乾淨,再用絡合碘常規消毒。在手腕部(腳踝部)系止血帶,術者右手持小號三稜針,也可用一次性采血針、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對準消毒後的十宣穴(氣端穴)處快速點刺,接著術者用雙手拇、食指分別由手掌部(腳掌部)向手指(腳趾)末端擠壓每處20餘滴血,為便於血能夠順利外洩在擠壓時可以用95%的酒精反覆搽拭針刺處。術畢將止血帶解除、血跡搽拭乾淨後再用絡和碘常規消毒。針刺處當天24小時內應保持乾燥、清潔。隔日施術1次。

方中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於患部阿是穴點刺拔火罐出血可清瀉諸陽及血分之鬱熱,涼血解毒,寓「宛陳則除之」之意。中醫學認為手(足)尖端部是十二經脈的交接處,三稜針點刺位於手(足)陰陽經脈交接處的十宣(氣端)可以改善局部組織的微循環和神經營養功能,降低局部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從而恢復肢體局部神經血管的正常功能,達到祛瘀生新、祛瘀養血的作用。該法治丹毒符合《靈樞經》「虛則實之,滿則洩之,宛陳則除之……出惡血也」的古訓,具有簡單、易學易用、療效肯定的特點。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