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治心繫疾病

心血管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於常見病心絞痛的早期危險性診斷,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對於心絞痛和難治性心衰,提出用人參三七琥珀的不同配比組方,在臨床上前景看好。對於高血壓,提出了專方治療。以對自身高血壓的治療,證實了半夏白朮天麻湯的療效,進一步驗證了專病專方思想的可靠性。

  胸痺心痛

病因病機:根據《黃帝內經》總結胸痺心痛的病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則為機體陽氣素虛,衛陽力量不夠,時有厥氣上逆,寒氣聚於清陽之府胸中,久留而不去,導致胸陽亦微。外因寒氣侵襲胸陽,內外相和導致脈管蜷縮而絀急,故心絞痛發作。依中醫理論,胸陽衰弱,濁陰乾犯清陽之府,乃是該病之基本病機。當胸陽衰弱之時,血行則緩慢,瘀即隨之而成,甚至造成陰血凝固。此乃胸痺形成血瘀之病理。在治法上活血化瘀,兼以宣痺行氣,當以切合病機。因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宣痺須行氣,宣痺行氣即可收化瘀之效。

  治療方法

胸為清陽之府,心體陰而用陽,一有濁陰,則發生胸痺之證,必須採用陽藥及通藥以廓清陰邪,不可摻雜陰柔滋斂之品以助長陰邪。胸痺證若有舌苔則多為白苔坐底,上罩一層薄黃苔,且多滋潤,不可誤認為熱像,一為陰邪踞陽位,不免表面陽化,二因陰邪逼胸陽上騰,也可使表面陽化,所以上罩薄黃滋潤之苔,是基於陽化而又無力祛除陰邪以廓清陽位,切不可從陽論治。

胸痺夜間發作者多為心陽虛微,輕則用乾薑、桂枝、薤白溫通心陽,重則用附子、肉桂回陽救逆。

  胸痺

認為胸痺證,胸悶兼有隱痛,是胸陽不振,導致痰濁壅塞胸部,仲景以宣痺通陽法治之,多指現代醫學冠心病心絞痛。

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1枚(搗),薤白24克,白酒四盅。同煎取二盅,分溫再服。適用於喘息胸背痛為主。

瓜蔞薤白半夏湯:瓜蔞半枚,薤白9克,半夏9克,白酒四盅。同煎取一盅,溫服。適用於胸痛徹背不得臥為主。

枳實薤白桂枝湯:枳實9克,厚樸12克,薤白12克,桂枝3克,瓜蔞15克。以水三盅,先煎枳實、厚樸,取二盅,去渣,入余藥再煎成一盅,溫服。適用於心下氣沖逆為主。

薏苡附子散:薏苡仁、炮附子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服6克,白開水送服。適用於胸痺證或緩或急為主。

  心痛

心痛多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心肌梗死。

1芳香開竅:心肌梗死發生猝心痛,在病理上中醫認為是氣滯血瘀,經脈不通,不通則痛引起的急證,此等緊急情況下須採用芳香開竅以通之的治法,有一定的療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蘇合香丸主之。蘇合香丸,各中藥店備有成品,藥味不錄。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寬胸丸(蓽茇900克,高良姜、延胡索、檀香各450克,細辛150克,冰片30克)一號亦可用之。另對心絞痛發作,也有溫通解痛的作用。

2活血化瘀:冠心病臨床所見的心絞痛、胸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舌質紫黯,源於心陽式微,或心氣不足,而導致心脈痺阻,氣滯血瘀。所謂不通則痛,是冠心病的共性。中醫學多用活血化瘀法治之。

化「死血」方:當歸尾15克,川芎9克,丹皮9克,蘇木9克,紅花9克,延胡索9克,桂枝9克,桃仁9克,赤曲9克,降香3克,通草3克,大麥芽6克,穿山甲9克。水煎成,入童便、酒、韭汁,飲之。治療瘀血嚴重者。

變通血府逐瘀湯:當歸尾9克,川芎9克,桂心9克,瓜蔞18克,薤白12克,桔梗6克,枳殼6克,紅花9克,桃仁9克,懷牛膝18克,柴胡9克。本方是治心肌梗死比較全面的一個方劑。此方曾在臨床上進行療效驗證,證實該方對改善症狀、心功能的恢復有較好的效果。

加味冠通湯:黨參12克,當歸12克,薤白18克,紅花9克,延胡索12克,廣郁金9克,丹參12克,糖瓜蔞24克,雞血籐24克。用於血瘀痰阻之胸痺心痛見胸悶氣短,天陰更覺胸膺發憋,性情急躁等。

3回陽救逆:急性心肌梗死猝心痛時,患者面色蒼白,心悸氣短,惡寒冷汗,四肢厥逆或疼痛,或下利清谷,甚則指端青紫,唇青面黑,舌質紫黯,大、小便失禁,脈微欲絕或見結代。用回陽救逆急救,張仲景四逆湯主之。

  心悸

冠心病陽虛證較多,但也有一些患者,頻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中動悸,是因真氣內虛,心血不足,氣陰兩傷之故。須用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用炙甘草湯益陰復脈。

若有冠心病有在逢夏即重者,多呈心部隱痛,渴而多汗,氣短神疲,懶於動作,不思飲食,脈弦細芤遲。用李東垣清暑益氣湯益氣養津。人參1.5克,黃芪3克,炙甘草0.6克,白朮1.5克,升麻3克,陳皮1.5克,當歸1克,蒼朮3克,澤瀉1.5克,炒神曲1.5克,麥冬1克,青皮0.7克,酒黃柏0.3克,五味子9粒,葛根0.3克。水煎服。

在臨床中,有臨床實驗證實採用經驗方人參三七琥珀以1:1:1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或2:2:1治療充血性心衰,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是尚需大規模臨床驗證。

  風濕性心臟病

在臨床上,久患此病者正氣虛弱,易於感受風寒邪氣而使病情加重。「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祛邪為主,除邪務盡。並多年來摸索出經驗方由人參、天冬、熟地黃、菖蒲、茯神、紫草、連翹、甘草組成。此方臨床多有效驗,方中人參、菖蒲、茯神用量均在25克以上,不得減少,否則影響療效。

  高血壓

高血壓的治療提倡專病專方治療,尤其對於舒張壓較高的患者,經驗更為獨到。

  氣虛證

此類患者之氣虛,可有腎氣虛及中氣虛之不同。用苦寒瀉肝或二仙湯之類不起效用,用大量黃芪有時可有一定作用。一般黃芪用一兩以上,配陳皮一錢。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的補陽還五湯也有一定效果,但有「火熱」者不宜用。還可以用李東垣的升陽益胃湯,是治療「肺與脾胃虛」的方劑。常用此方治高血壓,氣短倦怠,左脈弦滑,右脈虛大,兼見濕熱偏盛症狀為標者。方中君藥是黃芪,臣藥是人參、炙甘草、半夏,其他如白芍、羌活、防風等皆為佐使之品。黃芪原量佔全方的四分之一強,說明該方以補氣升陽為主。

  陰虛陽亢證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鎮肝熄風湯(懷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龍骨10克先煎、生牡蠣15克先煎、生龜板15克先煎、生白芍15克、元參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麥芽6克、茵陳6克、甘草5克。功用:鎮肝熄風。主治:陰虛陽亢,肝風內動之證)或建瓴湯(懷山藥30克,懷牛膝30克,生赭石24克,生地黃18克,生龍骨18克,生牡蠣18克,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功用:鎮肝熄風,滋陰安神。主治:肝陽上亢之證),對此證有效。

  痰濁上擾證

以加味半夏白朮天麻湯每能見功。認為半夏白朮天麻湯對於濕痰中停,胃氣不降,症見眩暈較甚,如坐舟車,血壓高低波動頗大,舌苔白膩,脈診弦滑者較好。常用《醫學心悟》所載之方,重加黃芪至24克以培補元氣,生龍骨、生牡蠣各18克以潛降浮陽,臨床療效尚佳。若失眠多夢,可增生石決明、合歡皮、首烏籐治之。他認為半夏白朮天麻湯,此方不單純是治太陰痰氣上逆之方,更是一個調節人體機能的重要方劑,尤其是對調整血壓忽高忽低者有良效。不但對發作性頭痛食後嗜睡之低血壓有效,對於由於腸胃虛弱頭痛體倦之高血壓也有效。本方具有的雙向性,是因為其可使氣血充盈,以恢復機體自身調節的功能。但其施於虛性高血壓,若肝陽上亢,偏於實性者則單用本方不宜。

在住院期間,有時血壓突然升高至200/90毫米汞柱,出現頭暈目眩,閉目不敢睜,怕見光亮,惡聞噪聲,稍有轉側則嘔吐食物,甚至嘔吐綠水,身出大汗,兩脈弦緩,舌質暗紅,苔薄白。予半夏白朮天麻湯原方,服藥2劑,諸症悉平。自身非一次驗證,住院3年多,屢發屢用,每次都效如桴鼓。

臨床經驗還遠不止如此,如對心陽衰微的兩種診法:一,在手背近腕處撫摸其皮膚,一般比他處涼,或者在心陽衰微的前一二日出現,有小手掌大,範圍越大越重,過肘就很危險了。二,如果病人約早晨3點鐘以後,自覺不能安睡,煩躁起坐,喘息,冷汗,或胸中作痛,等到6點鐘時,則應逐漸安頓,如果不能逐漸緩解,則病情更重。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如果能在臨床再驗證的基礎上作為常識進行推廣,可使一些危重患者早期得到診療。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