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感冒辨治

外感總括

外感四焦辨治

頂焦督病起太陽,表虛桂枝實麻黃。

上焦鼻咽連肺衛,銀翹桑菊桔甘湯。

中焦藿香正氣散,解表和中理胃腸。

下焦初感八正散,腎虛濕熱清補良。

註:「表虛桂枝實麻黃」即太陽風寒表虛證,予桂枝湯;太陽風寒表實證,予麻黃湯。「銀翹桑菊桔甘湯」即銀翹散、桑菊飲、桔梗湯(桔梗、甘草)。

外感黏膜辨治

汗道喜溫,寒則戰慄,太陽起病;

氣道喜潤,燥則為殃,氣分病矣;

谷道喜淨,天地氤氳,濕滯中焦;

水道喜陰,火則為病,下焦濕熱。

註:「汗道」即皮膚黏膜;「氣道」即呼吸道黏膜;「谷道」即消化道黏膜;「水道」即泌尿系黏膜。

西醫把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中醫分傷寒、傷風、傷濕等,筆者把外感統歸於四種黏膜,即皮膚黏膜、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泌尿系黏膜。無論其發病初起,惡寒發熱孰輕孰重,辨別在哪個黏膜部位至關重要。無流行性、傳染性就叫外感;有流行性、傳染性就叫瘟疫。具體來講,皮膚黏膜多傷寒(風寒),代表方是麻黃湯、桂枝湯;呼吸道黏膜多傷熱(風熱),代表方為銀翹散、桑菊飲;消化道黏膜多傷濕(暑濕),代表方為藿香正氣散;泌尿系黏膜多傷濁(濁毒),代表方為八正散。按黏膜分類,不易被惡寒輕重、發熱高低這些表象所迷惑,而且治療準確有效,辨證簡便易行。

外感透邪手法

外感竅病,深入臟腑,遂成頑疾,仍宜透邪。見髒治髒,非求本之治。因外感,常常是某些臟腑病之源頭。如果對外感之辨證體系不熟悉,或對外感如何導致臟腑病以及如何誘發和加重臟腑病不清楚,治療上就會被動挨打,挨打了還找不出門道。下面以外感的典型病證詳述之。

感冒

感冒三字經

膀麻桂,衛銀桑;腸蘇連,胃藿香。

同為表,合見常;單選一,雜合方。

拘寒熱,立圍牆;理不明,寒溫僵。

效即理,重臨床;雜合治,勿惶惶。

註:「膀麻桂」即,膀指足太陽膀胱經。外感太陽起病,宜麻黃湯或桂枝湯。「衛銀桑」即,肺衛起病,宜銀翹散或桑菊飲。「腸蘇連,胃藿香」即,腸胃起病,宜蘇連飲或藿香正氣散。「寒溫僵」即寒溫對立。「雜合治」即,感冒常見太陽兼衛分或腸胃合病,治療當用合方。

外感合病

感冒起病,大致有三,曰太陽,曰衛分,曰腸胃。其辨治要點:除惡寒發熱外,太陽則頭痛、身痛、關節疼痛;衛分則或見咽痛,或見咳喘;腸胃則或見嘔惡,或見洩瀉。太陽者麻黃桂枝,衛分者銀翹桑菊,腸胃者藿香正氣。故初起定位最為關鍵。今之感冒,合病常見,太陽兼衛分或腸胃,或俱見,治又當合病合方。筆者常在葛根湯基礎上加金銀花、連翹、藿香,多管齊下效佳。

方藥運用

透表退熱湯

組成:葛根30克,麻黃15~30克,桂枝15~30克,白芍15克,生甘草9克,杏仁9克,石膏30克,金銀花30克,蘆根30克,蟬衣6克,殭蠶6克,生大黃3克,生薑9大片,紅棗3枚。

方歌:外感發熱邪未盡,膀胱衛分合見病,葛根升降透外邪,銀翹加味服後寧。

主治:外感發熱。常見太陽傷寒證與衛分證合病,症見惡寒發熱,或高熱,無汗,週身骨節酸痛,咽干痛或乾咳少痰、口乾,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若用之得當,退熱速也。

使用要點:1.此方需分多次服用,一劑藥可分4~6次服,每3~4小時服一次。劑量較大是為縮短療程,多次服用是為保證安全。2.遵循中病即減原則,熱退後未復升,藥物當減量使用。3.平素睡眠不佳者,藥物不宜服太晚,恐影響睡眠,麻黃發陽之故。4.平素體虛多汗或有竇性心動過速病史,麻黃當減量。

三表湯

組成:葛根45克,生麻黃9克,川桂枝15克,羌活15克,金銀花30克,桔梗15克,生甘草15克,藿香9克。

主治:感冒初起,頭痛身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咽喉痛,輕咳,胃腸不適。即風寒、風熱、胃腸感冒三表合一。

治療要點:高熱加生石膏、蘆根;咳重加前胡、百部;扁桃體化膿加野菊花、紫花地丁;噁心食慾不振加佩蘭、生薑。

麻黃、石膏

都說石膏屬寒涼,風寒總是配麻黃。麻黃前腳發出汗,石膏接力汗始長。腠理鬱閉成高熱,熱散反覺石膏涼。辛涼辛熱從「用」定,莫以「用」寒說「體」涼。

註:生麻黃,發汗速。欲使汗出透,需加石膏。石膏發汗緩,但持久。所謂真懂石膏者,斷不會以其為大寒而畏之,汗出脈靜身涼,知其為發汗聖藥。筆者治流行性出血熱、SARS、重症流感、急性風濕熱等,生麻黃常用15~30克,石膏30~120克,分4~6次服。既可保證安全性,又可保持較高血藥濃度,中病即減。

外用熏鼻方——感冒熏鼻香藥

組成:藿香、香白芷、紫蘇各6克。

服法:將藥研粉,放入杯中,用熱水沖開,趁熱熏鼻。

功效:芳香通竅,散寒解表。

主治:風寒感冒初起,頭痛、鼻塞、微咳、咽喉不適或胃腸不適。亦可作為易感綜合征病人的預防用藥。

治療要點:感冒之預防和初起可用香熏,感冒較重者熏後可將藥汁服下。

外感合病治驗

患者,女,15歲,初三學生。惡寒發熱一天,測體溫38.3℃,無汗,肌肉酸痛,咽痛,扁桃腺腫大,微噁心。舌稍紅,苔白,脈浮緊數。

辨證為太陽、衛分、腸胃同病。治以解表散寒,清熱利咽,化濕和胃。

予麻杏石甘湯合三表湯加減:生麻黃6克,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羌活15克,銀花30克,連翹30克,野菊花30克,馬勃15克,錦燈籠15克,藿香9克,荊芥15克(後下),生薑3片。服2劑,病癒。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