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

中醫失落了什麼

為什麼中醫人常覺得現時的中醫有所變味?這裡面似乎失落了些什麼。

中醫到底失落了什麼?答曰:「元神」!

  什麼是「元神」?

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與生俱來,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動自存的內在機制及規律,可視為人類祖祖輩輩為適應自然、適應社會、調適自身進化過程中獲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屬性的精神印記。它是人體之神的最深層部分。如果說,人的精神活動像一座海島,則元神就如深海下的海床。

由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

現今常見露出水面的醫學知識是否就是中醫學的全部?

中醫最本底、最原味的精神印記——醫學知識下的「深海下的海床」,在現今的學醫者、為醫者心中還烙下多少?

這些,實際都歸結到中醫的「元神」上!

然而中醫的「元神」在哪?

在中華文化中!在中醫人應有的思維方式中!

中醫學本是文化醫學,但如我們所見,近現代的教育在引入西方科學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對中華傳統主流文化採取了「浮雲」化的態度。今人之所以更易認同西醫之理,皆因我們所受教育中的數、理、化、生物等科目之設已為接受西醫做好了知識上的充分準備及思維方式上的順習。但中醫有這樣的文化鋪墊嗎?試想,如果有,又如何?難道陽虛、氣虛、血瘀、濕阻這些名詞真比「血噗林病」、「嗜鉻細胞瘤」等更難理解?

我泱泱文明古國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文化與文明可教?《周易》、《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這些中華文明的精神支柱我們接觸過多少?「精華」、「糟粕」之議時有所聞,但見貶時多來譽時少,以致禮、智、仁、義、信不論,天干地支不懂,乾坤天地不知,中國古代文化基礎知識幾乎為零。如果說,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母體文化,則不妨捫心自問,除了認識中文,我們真的會用母體文化的方式來思考嗎?

中醫在現代常受一種責難,就是「現代人看不懂」。這成了中醫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這是中醫之錯還是教育之誤?責難前是否要先弄清楚?

在這樣一個缺少中國文化的文化環境中,中醫學幾乎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作為本國文化有機部分的中醫,在學習的時候居然會讓人產生文化隔閡感,實在令人困惑。在毫無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中醫,用中醫,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努力也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今人對「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識」範疇,這實是西式的理解。「知」的本意應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即道與理並舉。中醫與西醫的區別要點就在於:西醫本質上沒有求道的慾望,故為析理之醫學;中醫是以理證道,以道統理,道理合一的醫學。中西醫兩者在「知」上的取向與所含範疇並不完全一樣。因此,借鑒西方思維或技術無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若不考慮與中醫體系是否相洽而一律頂禮膜拜就真是不必!以此來全面取代東方思維就更屬不智。因為中醫不純粹是知識之學,它更接近智慧之學。

中醫並非「醫學」、「醫術」或「醫技」所能涵蓋,這些僅是露出水面的知識部分;中醫更大的氣像在其「醫道」,這才是「深海下的海床」,中醫若要謀求自身的進一步發展,與這海床的重新接氣就成為必須。

中醫發展為何步履蹣跚

中醫這些年的發展到底走了什麼樣的路?為何步履走得如此蹣跚?實需反思!回顧中醫發展近些年來走過的路,不少僅是追求致小知的「理」,而忽視了充滿靈氣的全體上致大知的「道」。將活生生的天人之道格式化為純粹的知識體系或供熟練操作的術、技,雖時有所得,但亦不能說無所失。在未透徹理解中醫內涵上的以淺評深、以今審古、以外范中、捨證就病、以物觀人已漸成業界時尚。他山之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這石的選擇卻貴乎其對中醫研究是否相洽與無偏。

須知「研究中醫」與「中醫研究」並非同義。恰當的他山之石式的「研究中醫」對人類醫學或中醫的發展自有一定啟示,但這類研究目前與從學科自身內源性上自然而然生發的「中醫研究」相較,無論從內洽性、還是實用性上仍存差異我們也應有所認識。

近現代,隨著科學的巨大進步,人們眼界大開,越來越感受到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與複雜變化。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人們已從最初對還原論方式取得炫目成功的驚訝中逐漸冷靜下來,並不斷反思。線性、簡單性、分割性、靜態性思維難以完全解決複雜性系統問題也漸成共識。因此複雜性科學正在興起,以彌補還原科學在處理複雜系統時的不足。回看中醫,若從還原論的角度看,中醫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若從中醫研究或複雜性科學的視野看,這些所謂的「問題」未必是什麼大問題,甚至不一定是問題,大多僅是因視野、視角、文化表述或認知習慣的不同而被誤讀、誤解而已。既然還原論思維不可能完全認識複雜世界的所有層面,因此,以之作為判斷每一學科或思維方式是否科學的標準,其不合理性就顯而易見。

上世紀以來,關於科學劃界問題的討論在西方大體經歷了邏輯主義的一元標準-歷史主義的相對標準-消解科學劃界-多元標準等階段,顯示出科學劃界標準從清晰走向模糊、從一元走向多元的傾向。這說明了什麼?至少說明了科學劃界難以找到普遍的、絕對的標準!為什麼?因為科學的發展是歷史的、動態的,各種形態互呈,其內涵與外延在不斷地演變。因此,作為科學劃界的標準就應該是歷史的、動態的、相對的、多元的。若以歷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醫,中醫自然是現代主流科學之外的另一種科學形態,一門以古貫今的複雜性科學。

可我們今天評判中醫是否科學用的是什麼標準?基本上是最早的、最苛刻的、也是被垢病最多的,將科學理想化的邏輯主義的一元標準!習慣了慣性思維的人們,所受的基礎科學教育是以物理、化學為代表的學科,就下意識地把物理、化學類的學科當作唯一的科學形態,因此也以為科學有著唯一的劃界標準。也就是說,中醫界可能一直在從眾意識下恍恍惚惚地走著一條去向朦朧之路,或為了自證「科學」而好高騖遠地拿了一個與自身體系或科學形態並不完全相洽的最嚴苛標準來作繭自縛。這就可歎了!為了適應這個一元的絕對標準,把本來可以多向發展之路,自我封閉成幾乎只有華山一條路。

現今一些「失中道」的運作已導致中醫自身理論某種程度的淺化與異化,這種失真的淺化與異化又導致中醫臨床一定程度的弱化與西化。中醫的軀幹雖在運作,但元神漸已失落。不少有識之士指出,現時的中醫是「表面輝煌,內涵萎縮」,國醫大師鄧鐵濤把這種現象稱作「泡沫中醫」,因為「在五顏六色的表象下面,已經沒有了中醫的內涵。」可謂一針見血。

我們常聽到:中醫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或代表。但如果中醫本身的文化含金量及內蘊在不斷地減少或被減少,它還能代表什麼?

近現代中醫出現「學術心靈」的六神無主而處百年困惑之中,實源於本土文化上的斷根及對外來文化不加選擇的過度膜拜上。

如何尋回中醫的「元神」

鑒於中醫界「學術心靈」六神無主的現狀,因此,中醫要復興,中醫人要真正把握中醫的精髓,就須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

如何尋?何處尋?

筆者多年來常對海內外不同對像以易、道、象、數、時、和等範疇的觀念或原理詮醫,更滲入儒、釋、道、兵、武、藝、氣象、曆法、天文、地理等領域或學科的知識為輔,較之純就教材而教得心應手得多,習者也非常受落。他們的體會是:圖文並舉,就圖理明,理雖深卻可淺出,道似遠而實近,至繁之見可成至簡之括,闡道說理每附實例,理透則行明,所闡所發,多有古著為本,並非杜撰。

好玩的是,當筆者一用太極圖、河圖、洛書、干支、卦象來闡述醫理時,習者的表情往往變化甚豐:錯愕、驚訝、不解、一臉無辜,潛意識當然是:這不是在當今語境中常被渲染成陳舊、腐朽,甚至偽科學的東西嗎?為什麼與中醫有關?但當以之將醫理一一簡明、形象、意蘊無窮又精到地解釋完後,他們的表情又往往轉為感慨、興奮、歎服!轉而發問:如此理簡味原的思維方式為什麼教材少見?越是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聽完後往往越有感慨——為什麼我們感覺這才是原味的中醫,既往所學雖然體系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筋骨,更遑論得其精髓!

雖然筆者對教學有些自信,但我想觸動聽者,尤其是有臨床實踐者的絕不僅僅是口才,而主要是其中原生態的中醫精神內核易使習者有一種學問尋回根的踏實感。

由是筆者不斷得到建議或受到催促,何不將所言所論形成文字,讓有心者對中醫的元神內蘊有一個直接的感知,以致為用?

但說時容易做時難,以上每一範疇,有哪一個不是見仁見智,話題多多,是非不斷,甚至地雷滿佈的?

然感當代的醫書多優於對知識的篩選、充實與系統化,卻往往弱於與「深海下的海床」——母體文化的接氣。而中醫要走出誤區,把握本真,開拓視野,則中醫人本身素質的提高,自信的建立就十分重要。這些均需古文化知識的充實,思維方式的引導,原味中醫的體悟,原生態的中醫精神內核(元神)的尋回。

既自以為略窺接氣門徑,前又有劉力紅博士《思考中醫》的斬棘,重校《圓運動的古醫學》的啟示、李可大師的臨床證道……人們開始尋找中醫的真諦,中醫再見復興之浪。則何不放下榮辱之心,不揣淺陋,隨本心所指,以心證道,冀所書所寫能在中醫復興浪潮中再推波助瀾?

恰有出版社約稿,一拍即合!

現以《易》、《道》、《象》、《數》、《時》、《和》等一氣相牽又可各自發揮的範疇來下筆,不但利於內容的鋪陳與展開,亦方便旁及百家之學以頻接中華地氣。更可形成開放式結構,便於在聽取讀者意見後不斷補充、更正、修改、完善。甚至可隨時補充討論的範疇。

是次先出版《易》、《道》、《象》三篇,余篇在思考、整理之中。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