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濕選茯苓

茯苓又名茯兔、雲苓、松苓等,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以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寄生於松樹根部的土壤中,大小不一,重量從幾兩到數十斤以上。茯苓以雲南產者為佳,故有雲茯苓之稱。茯苓入藥,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認為「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本草經集注》記載,「治淋瀝,水腫淋結」。中醫學認為,茯苓性味甘、平,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安神寧心的作用,治病範圍相當廣泛。茯苓與桂枝、白朮、甘草配伍,可治兩脅脹滿、頭暈。茯苓配伍半夏、生薑,可治胃部脹滿、噁心嘔吐、心慌頭暈。茯苓配黨參、白朮、甘草、半夏、陳皮,為「六君子湯」,可治脾虛少食、乏力、腹脹諸症。茯苓與黨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同用,為「附子理中丸」,可治慢性腹瀉、腹部冷痛、四肢發涼。以茯苓配伍黃芪、黨參、白朮、甘草、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即「補中益氣湯」,可治疲勞、四肢無力、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茯苓具有滲濕利水、補脾利水、通利小便的功效,中醫認為,脾虛及水濕互為因果,所以,無論脾虛還是水濕氾濫,都當首選茯苓且效果極佳。茯苓與他藥合用更顯補脾化濕之功。所以又被歷代醫家稱為除濕邪之聖藥,至今在臨床上普遍使用。臨床上運用茯苓祛濕利水來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的方劑很多。醫聖張仲景多用茯苓通利小便,如茯苓與豬苓、澤瀉、白朮、桂枝配伍的「五苓散」治療濕熱、小便不利、水腫;與半夏、生薑組成的「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心下痞滿、膈間有水;與防己、黃芪、桂枝、甘草組成「防己茯苓湯」治療水氣在四肢、皮膚者;茯苓與椒目合用治療水腫、尿澀,等等。

茯苓不僅是良藥,還是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保健佳品,近年藥理研究證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緩衰老的作用。茯苓能使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更多的氧,以供給組織細胞;同時,還可使細胞組織(包括皮膚、黏膜、毛髮等)活性增強,從而使肌膚、毛髮顯得更加滋潤,達到美容的效果。茯苓所含卵磷脂和膽鹼,能增強和改善大腦機能,不僅可「強記憶」、「益心智」,還能「防癡呆」。茯苓中的茯苓素利尿功效佳,有助降血糖和減肥。

以茯苓冠名的常用古方

桂枝茯苓丸:含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葯。具有活血化瘀、緩癥消塊的作用。用於婦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塊(如子宮肌瘤),月經量多或漏下不止,血色紫暗,多血塊,小腹隱痛拒按,舌暗有瘀斑,脈澀或細。

參苓白朮散:含人參、茯苓、白朮、山藥等。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作用。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小兒消化不良可用本方施治。

五苓散:含茯苓、澤瀉、豬苓、桂枝、白朮。具有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的作用。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吐洩瀉,口不思飲。

苓桂術甘湯:含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具有調中降逆、化氣滌飲的作用。用於痰飲病,胸脅支滿,目眩心悸,或短氣而咳,或脘痞便溏,口中不渴。胸腔積液出現上述症狀者,可用本方治療。

此外,還有豬苓湯、茯苓四逆湯、防己茯苓湯、茯苓甘草湯、茯苓半夏湯等,在臨床至今仍廣用不衰。

藥用部位不同功效有別

茯苓臨床應用可分為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品種,它們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常與生薑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滲濕,適用於水濕、停飲等證,常與豬苓、澤瀉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適用於脾虛體倦、食少便溏之證,常與黨參、白朮、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貫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塊,功擅寧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證。為了加強療效,還常和硃砂拌用,稱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口乾咽燥者不宜用。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精者慎用。煎時宜打碎成小塊,便於有效成分煎出;食療宜研細末,有利吸收。應置陰涼處保存,以免受潮或蟲蛀。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