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下陷證與脾不統血證鑒別

定義

中氣下陷證:因脾胃中焦之氣不足,升舉無力,臟器下垂所表現的證候。臨床常見臟器下垂: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和脾氣虛證。

脾不統血證:脾氣虧虛,統帥固攝血液的功能失職,致血液由脈向外散溢所表現的證候,以出血(便血、崩漏、肌衄)和氣虛證為特徵。

病因

中氣下陷證:其病因與脾氣虛證病因相同。飲食不節,饑飽失宜,均可損傷中焦脾胃之氣,「飢餓不得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中兼有餘」(《脾胃論》)。若勞倦過度,耗傷元氣,亦可致脾胃氣虛,或瀉痢日久,多致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氣虛則不能托舉固定臟器,正如張景岳所說:「有因久瀉久痢,脾腎氣竭而脫者;有因中氣虛寒,不能收攝而脫者,有因勞役吐瀉,傷肝脾而脫者,有因酒濕傷脾,色慾傷腎而脫者。」若年老氣虛,或久病體弱及生產用力過猛,或產後勞累,亦可損傷中氣,而出現氣陷不升的病理改變。

脾不統血證:多由脾氣虛證進一步發展。飲食不節,損傷中氣,「飽食太過,則脾氣倦甚,不能運化精微,朝傷暮損,清濁混淆,故食積下流於大腸之間而為病也。蓋脾胃一虛,肺氣亦乏,而大腸之氣亦從而虛,其肝木得以乘虛下流而為腸風病」(《醫學正傳》)。若久病、勞倦也易損傷脾氣,脾不統血而成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證候。故張景岳說:「脾胃氣虛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鮮紅或紫色或黑色,此陽敗而然,故為無熱證而或見噁心嘔吐。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竭妄行。速宜溫補脾胃,以壽脾煎、理中湯、養中煎、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病機

中氣下陷證:系由脾氣虧虛,升舉無力所致。也是脾氣虛進一步發展的病理轉歸。因此具有脾氣虧損,運化無權的病理改變,又有中氣下陷,清陽不升的病機特點。脾主升,胃主降,脾之升清即將飲食物所化的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變為氣血,周布全身和固定托舉臟器,胃之降濁即將食物消化後的糟粕向小腸、大腸不斷傳遞,而排出體外。若脾氣虧虛,功能減退,則升清功能失職,精微不能輸運,氣血不能化生,甚則氣陷不升而出現種種病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大便滑洩失禁。《四聖心源》充分認識到了脾胃氣機升降失調所引起的病變:「中氣升降,是生陰陽。陰陽二氣,上下迥周……中氣一敗,則己土不升而清陽下降。戊土不降而降氣上逆,此陰虛陽虛所由來也。」若脾氣不升,常可致出血,特別是下部出血,故《四聖心源》說:「升散之權全在於脾,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若脾氣不足,升降失職,清濁不分,亦常導致洩瀉,腹脹,腹痛等症的發生。如《馮氏錦囊秘錄》云:「夫中者,上下四旁之樞機。若中脘之氣,健旺有餘,則驅下脘之氣於大小腸。從前後二陰而出,惟其不足,則無力運之下行。反受下脘之濁氣以致胃中清濁混亂,為痛為脹之所由也。」因而,脾胃升降失調,大致可表現為兩個方面:一者清陽不升而氣虛下陷;一者濁陰不降而精微不布頭目。

脾不統血證:亦是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因脾既主生血又主統血,故唐容川說:「《經》云『脾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於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脾陰虛又不能滋生血脈。」若脾氣虧虛,統血無權,血不循脈道而溢於脈外,因脾氣主升,脾氣虛則不能升舉,故多表現為下部出血,上部出血較少見,以崩漏、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為主。崩漏多是淋漓不斷,出血時間較長,便血多是長期性的。「凡崩久成漏,連年不休者。此中氣下陷,下元不固也。」張景岳在便血的證治中提到「……則有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有氣陷而血亦陷者……」若脾氣虧虛,不僅統血無權,運血也無力,故常易導致氣虛血瘀,若反覆出血,心血不足,肝血亦虛,甚則血隨氣陷而下出不止,則氣亦隨血外脫而氣竭欲亡,勢必「陽不統陰」、「陰亡而陽亦隨亡」(《血證論》)。

  鑒別要點

中氣下陷證:脘腹部脹悶下墜(胃下垂),進食尤甚,或便意頻多,肛門墜重,或久瀉久痢,肛門脫出,但無痛感,或小溲混濁如米泔或陰挺,兼見食慾不振,倦怠乏力,腹脹,進食尤甚,大便溏薄,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虛弱。以臟器下垂和脾氣虛證共見為臨床特徵。

脾不統血證:大便下血,先便後血,尿血,肌衄(皮下出血),婦女月經量多,經漏,上述出血,血色暗淡質稀,兼腹脹,飯後尤甚,食慾不振,大便溏薄,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以出血(以下部出血為多見)和脾氣虛證共見為臨床特徵。

鑒別分析

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均是在脾氣虛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來,有的書將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稱為脾氣虛證的支證。由此可見,這兩證均具備了脾氣虛證的臨床表現:腹脹,飯後尤甚,食慾不振,大便溏薄,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二者病理演變的趨勢不同,故各有特徵。

中氣下陷證:除脾氣虛證的表現外,因脾氣虛衰,運化水谷、吸收並輸布精微以營養臟器的功能失職,無力升舉固托,故出現內臟下垂的症狀:脘腹部脹悶下墜,餐後食物入胃,加重了下墜之勢,則更覺不適。久瀉久痢,損傷陽氣,氣虛則無以升舉而下陷,影響大腸或直腸的固秘作用,故便意頻多,肛門墜重,甚則肛門脫出。本證以虛為主,無有形實邪阻塞氣機,故無痛感;脾胃虛弱,升降失職,清濁不分,精微下注膀胱,故小便混濁如米泔;脾氣虧虛,中氣下陷,精微不能上輸,臟器失養,經絡維繫無力,失於升舉,故胃下垂;氣虛下陷,胞宮絡脈失於維繫,攝納失職,故子宮下移脫出。

脾不統血證:除具備脾氣虛證的主要表現外,尚因氣虛下陷,血失所攝,血隨氣陷,血溢於下,故大便下血,先便後血,尿血。脾失統攝,沖任不固,則崩漏,淋漓不斷,出血色淡質稀。

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就其臨床症狀而言,除具脾功能減退的表現外,中氣下陷證,側重在氣虛無力升舉而下陷的臟器下垂方面:肛門墜重,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脾不統血證,側重在氣虛不能統領固攝血液,血不循經而下部出血方面:便血、尿血、崩漏和皮下出血。總而言之,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是脾功能減退的兩種表現形式。若以出血為主就稱為脾不統血證。若以臟器下垂為主就稱為中氣下陷證。

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就其病機病勢而言,均由於脾氣不足,升降功能失調,而有氣不升提,氣陷於下的證候特點,所不同的是前者升舉無力而臟器下脫,後者固攝失職而下部出血。中氣下陷證,亦可因氣虛,升降失職,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並走大腸,形成洩瀉,或清陽不升,而致頭昏眩暈,或氣滯濕阻,運化障礙,氣機不暢而致腹痛。脾不統血證,若血不歸經,蓄留局部,瘀血內停,則形成氣虛血瘀證,或血出過多,氣隨血脫,而致亡陽氣脫。

中氣下陷證和脾不統血證,就其病史病程而言,二者均可有脾氣不足的病史,均可有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的特點。但前者,可有久瀉久痢,或婦女生育過多,產時用力或產後過勞,元氣大損的病因,後者病因以氣虛為主。

中氣下陷證,治療宜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脾不統血證,治療宜補中健脾,固攝止血,方用歸脾湯(《濟生方》)。《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認為:「……力役過度,中氣勞傷,脾不統血而從下竅出者,用補中湯升以舉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