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育苓地:宜選陽山,或半陽山的荒地或熟地。以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除淨雜草,就地燒灰作肥。翻地深約25厘米,耙細整平,作1.3-1.5或1.7-1.8米寬的高畦。

  壩區種植地:宜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主產區川芎多栽培於水稻田或砂壤土中。不宜選用冷沙土或過於粘重的黃泥、白鱔泥、下濕田等。

  川芎的前茬多為水稻,少數是早玉米。整地方法:一是不耕地,收完水稻割去谷樁,開溝作畦,稱為「栽板秧」。二是犁田,耙後再開溝作畦,一般畦寬1.6米,溝寬30厘米,溝深約25厘米。畦面呈龜背形,高10-13厘米。

  二、種植方法

  1、繁殖種栽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將壩區未成熟、健壯的川芎(俗稱「撫芎或奶芎」)挖起,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運到山上穴栽。撫芎最好是正山系培育的,忌用土苓子和細山系培育的。行株距24-27厘米,穴深6-7厘米,每穴1個,小撫芎可種2個,芽口向上,以利萌芽生長。每畝用撫芎150-250公斤。用腐熟堆肥或灰肥400-500公斤,油枯粉75公斤混合穴,施最後覆土平穴。

  苓種的收穫與貯藏:小暑後,當莖節盤顯著突出,略帶紫褐色,莖桿呈紫紅色時選陰天或晴天早晨及時收穫。一般連株拔起,剔除病株或莖桿腐爛的植株,去掉葉子,割下根莖,捆成小捆。置陰涼的山洞或室內,溫度不超過30℃,地上鋪一層茅草,把苓桿交錯堆放上面,再用茅草蓋好,每週上下翻動1次。立秋前後取出作種。

  苓種的切割、分級與處理:苓種按節割成3-4厘米長的段,每段中間有突出的節盤1個,即〞苓子〞。每根莖桿可割6-9個苓子。每100公斤撫芎產苓種200-250公斤。

  苓子按莖桿大小和部位分級:最大的叫「大當當」,較大的叫「大山系」較細的叫「細山系」,大小適中的叫「正山系」,靠近地面的叫「土苓子」。各種苓子要分別栽種,以保證出苗和生長整齊。實踐證明,正山系最好,土苓子次之。細山系和大山系再次之,大當當和纖子最次。

  苓子分級後,需進行挑選。選擇健壯飽滿、無病蟲害、大小一致、芽咀全的苓子作種。

  預防莖節蛾的危害,栽前要進行消毒。產區多用煙草水浸泡。每40公斤開水放入2.5-3公斤土煙桿(煙骨頭),蓋嚴悶,自然冷卻,用手搓揉土煙桿,再浸1天。取出土煙桿,浸泡苓子,30分鐘後,再取出苓子,晾乾即可栽種。或用煙骨頭和麻柳葉各5-6公斤,加水煮沸,濾液冷卻,浸泡苓子24小時,取出後清水洗,晾乾後栽種。亦可用敵百蟲150倍液浸泡苓子1小時後栽種。

  2、種植 一般於立秋前後為宜,最遲不過處暑。選晴天,邊整地邊栽種。栽種時,按行距30-36厘米在畦上橫向劃溝,深2-3厘米。然後,順著溝的方向,用手將苓子斜放溝內,輕按土中,節盤上的芽咀向上或向側。入土不宜過深或過淺,每溝等距放苓子8個,行與行之間的兩端各栽苓子2個,稱〞封口苓子〞。每隔10行的行間再栽1行密苓子,約10個左右,稱「扁擔苓子」。「封口苓子」和「扁擔苓子」可作補苗或起挖撫芎用。每畝用苓子40公斤左右。栽後,每畝施細糞土或堆肥混合草木灰300-350公斤,以蓋住苓子的節盤為度。然後蓋1層谷樁或稻草,以免曬死或暴雨打實泥土影響出苗。

  無早稻而用中稻田栽種川芎,可在正常栽種川芎時期,把苓子密植於苗床上,讓其生根發芽,待中稻收穫之後,再按要求移植於大田。此種方法不爭地,成活率高,產量高。

  三、田間管理

  1、苓地管理 驚蟄前後出苗。苗高10-12厘米時,進行除草、疏苗、松土、施肥。疏苗時,選由粗細均勻、長勢良好的莖桿8-12根,餘者全部拔掉。谷雨後中耕除草、追肥。中耕要淺。每畝每次用豬糞水2000-3000公斤,菜餅100公斤左右混合施。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防旱,防洪,防倒伏,防獸、畜踐踏等工作。

  2、壩區川芎地管理 1補苗:在第1、2次中耕除草時選陰天,挖取〞扁擔苓子〞或〞封口苓子〞補苗。補苗時應帶土移栽,補後澆水,以保證成活。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4次。栽種15天左右揭去蓋草,進行中耕淺除。過20天後進行第2次,松土比第1次稍淺,以免傷根。再過20天後進行第3次,但只除草不中耕。翌年1月中、下旬,莖葉枯黃時進行第4次。中耕除草,並將行間泥土蓋於畦上,保護根莖過冬。3追肥:一般在前3次中耕除草後各施1次。第1次每畝用豬糞水1000-1500公斤,加水3倍及腐熟餅肥25-40公斤,混合均勻淋穴。第2次每畝用豬糞水1500-2000公斤,加水2 倍及腐熟餅肥30-50公斤,施法同第1次。第3次在霜降前用豬糞水2000-2500公斤,加水1倍混施,2-3日後再用腐熟餅肥45-60公斤、草木灰100-125公斤、堆肥或土肥250-300公斤,弄細拌勻,施於植株基部,覆土蓋好。有的產區還在翌年早春,視苗勢增施1次春肥,每畝用清淡豬糞水1000-1500公斤,加水2倍,淋穴,以促進生長,提高產量。

  病蟲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俗名〞水冬瓜〞。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多發生於生長期和收穫期,危害很大。發病後根莖內部組織變成黃褐色,嚴重時腐爛成水漩狀,並散出特異臭味;植株調萎、枯死,產區稱〞穿黃裙〞。病株一般不成片。防治方法:挖取撫芎時,剔除〞水冬瓜〞,選留健康植株;選高燥地勢栽種;生長期注意排水;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及時采收加工;發病期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注。

  白粉病: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子囊菌,發生在7-10月。發病葉背及葉柄佈滿白粉,使葉變黃枯死。防治方法:輪作、休閒、注意澆水施肥;發病時用波美0.3度石硫合劑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防治。

  葉枯病:又名斑枯病,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發生在5-7月。發病後,葉上產生褐色的不規則的斑點,致使葉片焦枯。防治方法: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菌核病: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子囊菌,多發生於5月。由種子帶菌和土壤過於潮濕所致。發病後,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根莖腐爛,莖桿基部出現黑褐色病斑,稍凹陷,逐步腐爛,直至全株枯死倒伏。防治方法:做好苓子培、選工作;實行輪作;提前收穫;注意排水;發病初期用50%氯硝銨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石灰7.5-10公斤拌勻撒於病株莖基及周圍地面。

  2、蟲害 川芎莖節蛾:每年發生4代,幼蟲從心葉或葉鞘處侵入莖桿,咬食節盤,危害很大,尤其育苓種期間更加嚴重。壩區危害造成缺苗。防治方法:山區育苓期間,隨時掌握蟲情,及時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噴藥時,著重噴射葉心和葉鞘,以消滅第1代和2齡前幼蟲;壩區栽種前,除嚴格選擇苓子外,應採取煙骨頭、麻柳葉、敵百蟲、樂果乳油等水溶液浸種消毒。

  種蠅:屬雙翅目花蠅科。幼蟲危害根莖,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發生時用90%敵百蟲800倍液澆灌根部每10天1次。

  地老虎:又名地蠶、烏地蠶等,為鱗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以幼蟲危害,咬斷根莖。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燈光誘殺成蟲;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1%拌種;發生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等澆灌;人工捕捉或毒餌誘殺。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