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無公害管理栽培技術

黃芪,別名錦芪、綿黃芪、膜莢黃芪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葉入藥,味甘,性平。有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功能。全國各地均有引種栽培。黑龍江省栽培黃芪已有30餘年。近年來,在黃芪生產中採用無公害(GAP)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選地整地

可選地勢高、土壤乾燥、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平原沙壤土或向陽的山坡。整地要深翻,整平土壤,打碎土塊。每畝(667平方米下同),施農家肥2000~2500kg、過磷酸鈣60~80kg,並挖好四周排水溝。

二、繁殖方法

1、選種及種子處理

選2~3年生的健壯植株,在果莢變黃、種子變為褐色時分批採摘、曬乾脫粒,精選優良種子。播前應進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將種子用40℃的溫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裝入布袋內催芽後播種。也可用70%~80%的硫酸浸泡種子3~5分鐘後,迅速置流水中沖洗半小時,或用清水多次洗淨種子上殘留的硫酸,稍干即可播種。通過這樣的方法處理種子,其發芽率可達90%以上。

2、播種

春、夏季均可播種。春播:在4月上、中旬進行,當地溫達5~8℃時即可播種。春季乾旱嚴重的地區可採用伏播。夏播:6~7月播種。穴播或條播均可,穴播按行距30cm、穴距25cm挖淺穴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cm開溝、溝深3~5cm,覆土1~1.5cm。將種子拌適量細沙,均勻撒於溝內,播種量為1~1.5kg/畝。也可將3個小垅合成寬1.8m的大壟,在壟上每40~50cm開一溝播種,壟間可間種2行玉米。

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與定苗

當苗高4~5cm時,應及時中耕除草,同時間苗。苗高7~8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10~12cm時,條播的按株距9~10cm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若有缺苗,應帶土補植,但補植的苗根多分枝,故缺苗過多時,以採取種子補播為宜。

2、施肥

1~2年植株生長旺盛,根部生長也較快,每年可結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每畝溝施廄肥500~1000kg。施用化肥應以磷、鉀肥為主。

3、排灌

一般不灌溉,但播後若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以促進種子萌發出苗。雨季濕度過大會導致根部腐爛、芪苗死亡,故應特別注意排水,充分降低土壤濕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長。

四、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

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病株葉片逐漸發黃脫落,最後地上部枯萎,根部完全腐爛。防治:注意排水,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澆穴。

2、紫紋羽病

主要危害根部。病斑初期呈褐色,最後呈紫褐色,並逐漸由外向內腐爛,爛根表面有紫色菌索交織成膜和菌核,地上植株自上而下黃萎,最後整株死亡。防治:發病後拔除病株燒燬,病穴用石灰粉消毒。

3、白粉病

危害葉片及莢果。發病後,葉片兩面及莢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狀斑,隨後蔓延呈覆白粉,後期在病斑上出現很多小黑點,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枝枯萎。防治:發病初期用波美0.3°石灰硫磺合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施,每2周1次,共噴2~3次。

4、蚜蟲

6~8月發生,危害上部嫩梢,影響黃芪生長發育。防治:可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5、豆莢螟

6月下旬發生。幼蟲蛀入豆莢危害種子。防治:於花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或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五、采收加工

播種後2~3年采收,3~4年生的質量最佳。倒土深挖,要避免挖斷主根或傷及外皮。根挖出後,除去泥土,趁鮮將蘆頭(根莖)、鬚根剪(切)掉,置烈日下暴曬或烘炕,至半干時,將根理直,捆成把,再曬或炕至全干。或用起收黃芪犁起收。野生黃芪要先用虎牙鎬刨70cm深,再用黃芪鏟挖取。將起收的黃芪去泥土,剁去鬚根及根頭後曬乾,捆成小捆,貯存在通風乾燥處,注意防潮、防霉、防蟲蛀。

六、產品質量

黃芪以獨根無杈、堅實飽滿、色正紋細、綿軟味甜、粉性充足並略帶豆腥味者為上品,以無蘆頭、無尾梢、無鬚根、無枯朽、無蟲蛀及無霉變為合格,以條粗、皺紋少、斷面黃白色、粉性足、味甜者為優,以條干粗長、質堅而綿、味甜、粉性足者為佳品。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